06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積極打造海峽兩岸融合發展先行示范區
發言人:民建晉江市委會、政協池店聯絡組呂清建
發言摘錄:當前,全省全力加快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作為縣級城市,晉江應因地制宜、找準定位、率先試點,充分發揮親情、鄉情優勢,在促進兩岸鄉村振興、文化交流、產業協作、教育合作等方面大膽探索,積極打造海峽兩岸融合發展先行示范區。為此,提出如下建議:深化三農對接合作,打造鄉村振興融合樣板。積極探索兩岸基層治理融合模式,鼓勵在晉江的臺胞臺企深度融入和參與村(居)務管理。同時,圍繞休閑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領域拓展鄉村產業合作空間,推進兩岸鄉村產業融合發展。加強文化交流合作,打造人文融合樣板。建設閩南文化交流基地,挖掘譜牒文化數據資源,建立兩岸民間族譜收集梳理研究數據庫。立足閩南語文化圈,拓展兩岸青年閩南文化交流面,促進人文領域的融合發展。推進工業設計創意,打造產業融合樣板。搶抓工業設計新賽道,引入落地臺灣優秀設計和創意研發的組織機構,共建兩岸工業設計、時尚創意融合發展園區項目,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工業設計之城。建立校企合作培訓,打造產教融合樣板。創新產教協同培育模式,大力推動本土高校、龍頭企業與臺灣知名職業教育學校合作辦學,為孵化培育高技能人才提供金色搖籃。便利臺胞在晉生活,打造宜居融合樣板。出臺優惠政策鼓勵臺胞在晉購房置業,把在晉就業創業臺胞納入住房保障體系,讓他們圓安居夢、創業夢,留得住、融得進、發展好。
07培根鑄魂推進南音可持續發展
發言人:政協深滬聯絡組吳明
發言摘錄:南音作為優秀傳統文化代表,作為廣大華人華僑、離鄉游子的鄉音,它的傳承保護發展情況,關系到海內外晉江人對家鄉晉江建設的參與度和非遺文化未來的發展。為加強南音保護工作,建議如下:強化政策支持,頂層推動南音發展。加大對南音等非遺專項經費投入,出臺保護扶持政策,設立非遺保護基金,完善晉江南音文化保護體系,拓展非遺文化保護傳承、創新發展路徑。建立專家隊伍,為非遺文化提供強有力的學術支持。保護傳承并重,探索南音發展之路。鼓勵南音傳承人、專家學者加大南音研究和創作,支持舉辦南音藝術節等活動,加強線上線下互動,提升南音影響力、傳播力。打造南音文化館,打造具有晉江特色IP文創產品。弘揚文化技藝,培養壯大南音隊伍。要重視南音人才培養,構建人才梯隊培養模式。組建成立國有專業院團,加快南音緊缺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完善落實各項優惠待遇和激勵機制,突破南音傳承人斷鏈之困。著力業態創新,打造南音融合生態。探索南音等非遺文化與特色產業融合的發展業態,鼓勵鎮村將南音等文化品牌與本土景點融合推進。探索融合創作,探索南音文化與科技力量結合業態,以全新的表現形式和風格,贏得年輕群體市場。
08加快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發言人:致公黨晉江市委會、政協龍湖聯絡組施棟梁
發言摘錄:當前,晉江在村集體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生成了一批具有較高集體經營性可支配收入的產業振興示范村,但仍存在薄弱面較大、缺乏發展動能和后勁等問題,制約了村集體經濟進一步發展。為此提出以下建議:優化農村土地資源管理機制。積極引導農業耕地流轉至以實際農業生產為業的農業專業戶或農業生產經營企業,形成規模經營,統一生產管理,提高農村土地利用率和收益率。拓寬發展空間提供要素支持。考慮發展需求,改善農村土地政策條件對農村發展的制約。鼓勵城區村、鎮街中心村、園區村、拆遷村等利用征地補償資金競購土地并建設,通過租賃經營增加村集體收入。探索跨村規劃增強連帶發展。深入一線做好調研,精確發展定位,深度整合村域資源,探索以工作點為框架建立聯村黨總支,整合發展能力,推進共同富裕。著力村企共建強化產業銜接。深化“百企幫百村、鄉賢促振興”活動,鼓勵有實力、有意愿的企業與各村開展結對共建,鼓勵鄉賢返鄉創業,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引入強援。理清爭議產權保護集體權益。摸查各村涉集體產權爭議項目底賬,著力理清爭議項目權屬,有效保護村集體經營合法權益。優化獎補機制強化資金保障。統籌整合各職能部門支農惠農資金,強化項目支持,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多渠道籌集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所需資金。
09補短板促發展加快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縣域龍頭
發言人:民建晉江市委會蔡嘉陵
發言摘錄:晉江擁有全國縣域首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在補齊民生短板,推動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應努力打造出一套可復制模板,帶動全國縣域醫療衛生單位提檔升級,讓高水平醫療覆蓋最廣泛的受眾。為此建議:加快“管理、技術、品牌”三平移,打造前沿科研高地。建議先行先試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晉江與上海六院建立更加緊密的協同機制、全面的支持機制,實現優質醫療資源擴容,發揮區域醫療輻射與引領,讓晉江、福建乃至東南沿海一帶患者在“家門口”享受優質診療。擴容本土優質醫療衛生人才資源,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如借力福建和敏慈善衛生人才培養基金,實施人才激勵計劃、中青年衛生技術骨干和衛生管理干部培養計劃,持續加強全職和柔性引進人才力度。同時,健全完善上海六院福建醫院“薪火璀璨”師徒傳承人才培養項目,持續培養高水平人才隊伍。盯緊頂級資源,推動強強聯手,打造精準醫療發展基地。緊密對接蘭州大學優質資源,確保合作項目早運營、早見效。結合核醫學,聚焦生物技術和數字醫療領域,加強校地優勢互補,精準布局醫療健康產業鏈,為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縣域龍頭再添新引擎、再造新動能。
10保障殘疾未成年人權益助力健康成長
發言人: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王穎芳
發言摘錄:隨著晉江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進一步深入,殘疾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得到加強,但殘疾未成年人權益保障工作尚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需要進一步提升和改進。為此,提出以下建議:完善部門聯動機制。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協調機構的議事機制,推進多部門協調聯動、融合履職,定期交流、研討工作情況,合力開展司法及社會救助、心理疏導及精神治療、強制報告與公益訴訟、自我保護與法治宣傳等權益保護工作,強化殘疾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加大排查監測重點。依托基層組織力量,圍繞反性侵、反暴力、反漠視等預防侵害兒童權益內容,全面摸清轄區內殘疾未成年人基本情況,建立檔案、分類觀護,采取有針對性的指導、服務和幫扶。推動民政、教育、公安、司法,以及基層網格治理等不同系統數據共享,實現殘疾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一體推進。提高融合教育質量。建立“送教上門”等特殊教育專業師資團隊,提高特殊教育質量。不斷優化扶助殘疾學生就學工程,擴大扶殘助學保障范圍,進一步落實“應幫盡幫、應扶盡扶”。強化法治保護屏障。發揮學校陣地作用,加強思想道德教育。融入“黨建+”鄰里中心、“智慧網格”等平臺,進一步拓寬家庭教育公共服務指導。深入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宣傳工作,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托相關部門關愛青少年心理成長載體,助力殘疾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記者 沈茜 董嚴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