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的“新十條”發布,如何做好預防和治療顯得尤為關鍵,而中醫藥在疫情的預防治療中發揮了顯著作用。昨日,記者采訪了晉江市中醫院副院長、中醫專家蔡文墨,向群眾科普中醫藥使用知識。
“中醫治病講究的是‘有是證,用是藥’,無論是感冒還是新冠預防、治療,都要講究對癥下藥。中醫藥的選用同樣必須遵循中醫的辨證施治。”蔡文墨表示,晉江地處南方,臨床致病容易夾濕,寒濕過重致病為多,盲目吃藥、囤藥可能會適得其反。
蔡文墨舉例道,連花清瘟湯劑主要有連翹、金銀花、麻黃、杏仁、生石膏、板藍根、貫眾、大黃等十三味中草藥。方中寒性藥多,可傷脾損陽。如果群眾不分青紅皂白服用,反而會出現咽部不適、咳嗽無痰等癥狀,這些都是藥不對癥所致。
“若病人出現發熱、咽痛、口干喜冷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或弦數,中醫辨證為熱證或濕熱證者,選擇連花清瘟膠囊是有效的。若出現咽痛不厲害,惡寒、輕微發熱,口干喜熱飲,咳嗽痰白者,則建議選用風寒感冒顆粒,咳嗽為主的可選用小青龍顆粒、杏蘇止咳糖漿、川貝止咳糖漿等。”蔡文墨說,咽痛厲害的患者,屬于熱證,可選用六神丸、疏風解毒膠囊服用。
此外,為了持續做好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工作,晉江市防控辦中醫藥防治專班還專門組織中醫專家,制定了奉中藥茶(新冠預防方)。作為中醫藥防治專班成員,蔡文墨說,新冠預防方是針對閩南一帶人群設定的,該預防方可化濕毒、解熱毒,健胃益脾,溫陽祛風。
“預防與治療是兩種不同的概念。預防是大眾化的;治療是個性化的,一人一方一策。”蔡文墨建議,群眾在日常生活中應適度運動,可學習運用傳統保健強身方法,如太極拳、八段錦等,在保證充足睡眠的同時,通過練習中醫強身操,舒展筋骨、增強體質,筑牢自身免疫屏障。
(記者李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