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在晉江市陳埭品牌工業城,一座鋼結構建筑拔地而起,頗有規模。這是安踏一體化產業園的二期、三期項目。這座總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用鋼量約為2.6萬噸、總投資15億元的產業園項目,主體已封頂,目前正進行內外裝修施工,預計于2023年4月竣工驗收。
作為FILA品牌全國門店的物流倉儲,該項目是安踏集團戰略布局的關鍵一環,標志著安踏物流集團將進入全新的智能物流時代。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對于企業來說,就是要牢牢抓住實體經濟這一根本,腳踏實地做實業。這也是安踏集團30多年來崛起壯大的成功密碼。”安踏集團副總裁李玲表示。
安踏的成功,是晉江堅守實體經濟的一個縮影。以制造業起步,堅守實體,心無旁騖地秉承“把一雙鞋、一件衣服、一張紙當成一個科技產品去做”的理念,晉江企業從國際行業巨頭的代工作坊,成長為與其競技的民族品牌。
一根絲、一團棉、一片麻、一縷絨毛……利郎文化創意園圓樓里,數百臺自動化設備正編織著人們美好生活的色彩與律動。這里是利郎面料研發中心,每年,數百塊全新的面料在此誕生,每天都有絢麗多姿的色彩被開發出來。
為了做好一件衣服,利郎8年投入6億元,將觸角延伸至最前端,布局全產業鏈,不僅對面料、圖案、款式、成品等堅持原創自制,也進行原料、染色、印染、紗線、面料等全流程自主研發。
“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實體經濟的表述,說到了我的心坎里。”利郎集團總裁王良星告訴記者,從家庭作坊做到現在的稍有規模,利郎始終專注于男裝市場。接下來,利郎將繼續夯實服裝產業,加大創新研發投入,從紗線、板型到面料等源頭創新入手,深耕文化時尚產業,打造差異化、有競爭力的產品。
龍頭帶動,產業全鏈革新。
深秋的晉江,寒意漸濃。在晉江經濟開發區安東園綠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業園項目現場,4棟廠房拔地而起,鋼筋水泥奏響項目建設強音。這是泉州市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試點項目之一,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形成高端面料后整理產業集聚區,彌補泉州地區高端面料后整理工序的空缺。
“目前,晉江后整理產業較為零散,滿足不了市場對高端面料的需求,晉江品牌鞋服企業所需的高端面料大多從外地采購,運費和價格都比較高。”晉江經濟開發區安東園區辦主任朱冠銘介紹,晉江綠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業園的建設,旨在打破這一現狀,推動晉江紡織染整產業強鏈補鏈,實現“品牌內循環”。
產業體系完整,實體經濟發展韌性十足。這些年來,晉江涌現出一大批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和品牌企業,并形成了極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如今,晉江培育的市場主體已超26萬戶、上市企業50家,形成了1個超兩千億元、1個超千億元、2個超五百億元、3個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規上工業產值超6900億元。
(記者施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