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晉江市青陽街道陽光社區江聲路、金光路等路段熱鬧起來了。記者昨晚走訪發現,現場人氣火爆,生意紅火,身穿橙色馬甲的環衛工人推著推車在陽光夜市的道路上進進出出,實行夜間全時段執勤,讓夜市更“靚”;忙個不停的攤商也自覺落實“門前三包”,強化常態化保潔。
自5月8日起,青陽街道陽光夜市正式施行《夜市綜合評分積分制管理細則》后,環境得到很大的改變,攤商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記者走訪:
環衛工與攤商一起“上下班”
昨晚7時,記者在陽光社區江聲路、金光路等路段看到,攤商們已早早地把自己的攤位擺放在藍色劃線區域內,熱情招攬著過往的游客。
此時,在江聲路夜市道路上,環衛工人劉茂瓊正手拿清掃工具,開始了夜間不間斷的清掃工作。“從下午5時開始掃到凌晨2時,基本和攤主們一起‘上下班’。”劉茂瓊說,這里晚上很熱鬧,人很多,也導致流動垃圾增多,他們一共有4人在各自負責的區段不斷來回打掃。
在攤商的餐車前,記者注意到,攤商們亮證經營,同時餐桌旁還擺有一個大垃圾桶和一個滅火器;餐桌上還貼有“文明你我他垃圾不落地”的標語,提醒顧客愛護環境衛生。
“這些都是出攤的‘標配’,大部分人也都會自覺打掃自己攤位的衛生。”一鮮榨果汁攤主蔡惠芬笑著說,環境變“靚”了,錢包自然也“鼓”了。
“清運垃圾咯……”當晚8時許,隨著街頭一名身穿橙色馬甲的環衛工聲音的響起,攤商們紛紛將事先打包好的垃圾往其推車內投放。
原來,在出攤時間,社區保潔公司還組織專人專車分時段進入夜市轉運清運垃圾,最多清運9次,確保了道路整潔。
記者發現,現場生意火爆的攤商,有的還自配保潔阿姨時刻打掃著餐桌、地面等垃圾。
市民聲音:
攤商環衛合力垃圾減少
昨日下午3時許,67歲的環衛工人譚大樹正在江聲路融星花園城路段清掃路面落葉,在這里已經掃了一年多時間。
“自從夜間也有人打掃后,垃圾少了很多,路面油漬也少見了。我不僅可以多睡一小時再出門,還能提早一個小時下班。”說起環境變化,譚大樹一臉高興。
譚大樹告訴記者,以前,他每日都是凌晨3時出門,因垃圾堆積多,他負責的不到300米的道路,要到早上7時多才能掃完。五一節假日過后,社區加大保潔力度,他現在凌晨4時上班,早上6時就掃干凈了。“攤商們會主動保持自己攤位區域的衛生,這也使得我們的工作輕松不少。”譚大樹笑著說。
“陽光夜市的繁榮,也大大增進了我們沿街店鋪的營收。”江聲路一女裝店主吳女士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夜市停業整改,店鋪營收明顯下降一半,整改后的夜市生意越來越好,她們也會主動打掃門前街道的衛生。
“看到夜市環境提升了,我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也跟著增強了。”游客陳小姐表示,會做到垃圾不落地。
“這里的環境比之前更好了。”晨練愛好者莊阿勇說,每天早上他都會跑步經過金光路,自從夜間開始清掃后,垃圾明顯減少了很多。
部門措施:
垃圾不落地夜市更美麗
記者了解到,為加強陽光夜市規范管理,有效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青陽街道陽光夜市制定了《夜市綜合評分積分制管理細則》,進一步完善夜市相關管理制度,對夜市攤位經營者各種經營行為進行規范,并從綜合評分、完善攤位準入機制、環境衛生保潔等方面進行管理。
“在衛生保潔方面,要求保潔公司實行常態化保潔,攤位攤商落實‘門前三包’,做到垃圾不落地,落地即打掃,還加密了垃圾轉運清運頻次。”青陽街道陽光社區居委會副主任莊根楠說,5月8日施行以來,大家都積極配合,自覺遵守相關規定,道路環境得到很大提升。
“立足常態化規范管理,不斷提升陽光夜市品質。”青陽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朱智鈺表示,目前,街道已聯合陽光社區、公安、交警、綜合執法隊等相關單位對夜市攤商衛生桶設置、保潔范圍、打烊時間等進行明確規定,還聘請了專職保潔、專職保安、專職管理員,組成常駐夜市管理隊伍,進一步提升夜市管理水平。
(記者 黃偉強 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