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wǎng)5月31日訊 陸上看采蓮,水上看捉鴨。昨日,晉江安海端午文化節(jié)讓你一天看個夠。水上捉鴨還首次吸引來外國友人參加。
昨日,對安海端午活動,海都報在騰訊、鳳凰、今日頭條、北京時間、微博等五大平臺同時進行直播,截至當天下午4點,吸引近40萬網(wǎng)友觀看。
安海端午文化節(jié)吸引眾多觀眾
水上捉鴨爭王 首次有外國友人參與
水上捉鴨是安海端午節(jié)的保留項目,這一匯集體育健身與競技娛樂的民俗活動,列入晉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水上捉鴨每年都是重頭戲
本屆水上捉鴨體育競技比賽,還邀請型厝“龍韻”籠吹,奏樂擊鼓,旨在為晉江申報第十八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助力。海峽兩岸體育愛好者與外國友人參賽,并評選十佳“水上捉鴨王”予以獎勵。
水上捉鴨,要凌空走過一根五六米長的竹竿,再打掉標桿讓鴨子落水,再下水捉鴨。因為桿子上涂了油,在桿上很多人會保持不住平衡而落水。據(jù)有經(jīng)驗的主持人介紹,捉鴨不單單要有很好的平衡力,還要有膽量往前沖,才能在落水前打桿成功。
參賽的不分男女老幼和年紀,只要會游泳就行。60歲的四川人蔣老伯去年就來參賽過了。因為在河邊長大,他水性不錯,去年曾抓到過一只鴨子。本以為手到擒來,可惜的是,他在快碰到標桿時,就落了水,功虧一簣。
老外捉鴨很特別,引眾人喝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度有一位外國友人參賽。澳大利亞人馬修來晉江養(yǎng)正中學當外教4個多月了,教化學。上桿后,他有點怕,只能坐在桿上一步一步往前挪。雖然有些違規(guī),可組委會和岸上的觀眾還是積極鼓勵他。突然,他失去平衡,眼看就要掉下去,他雙手緊緊抓住桿子,倒掛在上面,艱難挪過去,碰到標桿,讓鴨子落水后,他并不下水抓鴨,而是又爬回起點上岸。“我很喜歡安海和晉江。”他用中文說,自己只是想?yún)⑴c體驗一下,挺好的。
比賽中,除了普通參賽人員,還有安海文創(chuàng)協(xié)會、安海冬泳協(xié)會、臺灣同胞3個代表隊進行三輪的角逐。最終,安海冬泳協(xié)會以6分獲得第一,安海文創(chuàng)協(xié)會第二,臺灣同胞隊第三。而安海冬泳協(xié)會最大的功臣,就是該協(xié)會顏會長,3次出手,均拿下分數(shù)。他每次出去,并不特別在意要非常平衡。走出去后,他將平衡和速度都控制好,保持一定的速度,最后快到標桿時,再用力朝鴨籠一躍,打掉標桿。有兩次,旁人都以為要掉下去了,要失敗了,可他因為速度保持好,最后一跳跳得好,都順利抓到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