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開始,晉江市積極與臺灣高校合作,將“社區營造”理念引入晉江市新農村建設中,并在今年2月份掛牌成立了閩臺(晉江)社區營造中心,探索新農村建設新思路。
近日,記者走進安海曾埭村,村里各個拐彎處都涂有粉的、藍的、白的等各種顏料,置身其中,仿佛走進了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曾埭村黨支部書記王美英告訴記者,這種做法來自于臺灣朝陽科技大學專家團隊提出的“彩虹村”理念。
為何定位為“彩虹村”?臺灣社區營造團隊領隊、臺灣朝陽科技大學教授陳茂祥告訴記者,首先考慮到曾埭村緊靠著安平橋頭這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港口。“絲綢是五顏六色的,加上曾埭村以農業為主,收獲的季節也是多彩的。”陳茂祥說。
據晉江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9月,晉江市委托臺灣朝陽科技大學成立一支社區營造專家團隊在紫帽鎮園坂村、西園街道嶼頭社區、池店鎮華洲村、安海鎮曾埭村和赤店村、金井鎮洲村等6個村(社區)開展社區營造輔導工作。社區營造團隊通過輪值駐村、交流座談、資源調查等形式,堅持在基層一線推進6個村(社區)的社區營造工作。針對人口老齡化和村莊空心化,越來越多人遠離農村社區等現實問題,為喚起人民對鄉土懷念、故鄉情懷,運用“社區營造”方式,通過強化人際間的相互聯系,讓當地群眾自己解決本村社存在的問題,激發村社活力,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據悉,通過一段時間的輔導建設,社區營造團隊累計為6個村(社區)開展各類群眾培訓、社區營造講座等活動23場,策劃生成社區營造項目42個,截至目前已完成項目建設33個,完成投資478.36萬元。如西園街道嶼頭社區、安海鎮曾埭村通過墻體3D彩繪、鄉村民俗等活動體現村社充分挖掘村社人文歷史,提升村社凝聚力,激發群眾主動參與美麗鄉村創建。紫帽鎮園坂村獲評“泉州市美麗鄉村”和“首批晉江市最美鄉村入圍村”。
下階段,晉江市將進一步深化與臺灣朝陽科技大學的戰略合作,委托福建農林大學和臺灣朝陽科技大學聯合設立“閩臺(晉江)社區營造中心”,持續開展社區營造輔導工作,并以此為基礎,在未來3-5年內引進臺灣農業種植、研發技術和農業良種,推動晉江市農業農村事業發展。 (記者 莊詩瑩 通訊員 尤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