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22日訊 4月18日,第十八屆中國(晉江)國際鞋業體育產業博覽會正式開館。本屆展會鞋業機械展位600個、鞋材展位450個。在鞋機與鞋材展館內,少了許多營銷策略,更多的是用自身的智能元素吸引著采購商。作為制鞋業的關鍵環節——鞋材商與鞋機商們紛紛祭出自己的看家法寶,比拼智能科技,比拼新型材料。
智能鞋機在展會上備受青睞
越南館
另外,今年體博會還吸引了美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巴西、韓國、越南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采購商齊聚晉江。值得一提的是,來自越南的平仙鞋廠通過展會與晉江鞋機鞋材企業對接,今后原材料、鞋扣等產品有望從晉江直接采購。
新方向:
開拓“一帶一路” 越南鞋廠晉江采購
隨著“一帶一路”東風的吹拂,今年外國采購商明顯比去年增多了不少,尤其是在一樓鞋機展館,外國友人穿梭在各個展位之間,間或記錄著智能鞋機款式與價格。
“我是從廣交會那邊趕過來參加這個體博會的,晉江這邊的鞋機技術含量更高,我現在已經看中了兩款鞋機,再多了解溝通后,應該會購買。”開館第一天,在德爾科技展位內,來自吉爾吉斯共和國的Aslan告訴記者,他在吉爾吉斯做機器工程,為鞋商服務,此次第一次來晉江,發現晉江的鞋機的科技含量比他想象中要高。“專業性很強,介紹得詳細,我會在這邊呆上四天時間,作交流溝通,帶臺機器回去。”
而來自埃塞俄比亞的幾位采購商則更是在本佳針車旁研究了半個多小時羅拉車。其中一位采購商告訴記者,他們公司是制鞋的,之前都是從臺灣購買自動化設備,但由于電控不穩定,機器用兩三年就出現雜音還伴有震動。“聽說晉江體博會開幕,專門趕過來采購晉江智能機械。”該采購商表示他看中的是晉江的價格比較便宜,而且質量也穩定,技術含量也高,可以節省比較多的人工成本。
在“一帶一路”東風助陣下,除了吉爾吉斯共和國和埃塞俄比亞等國家的采購商來晉江之外,來自越南的實力華人社團也帶團采購,而且還組織設立了“越南館”,并設立平仙鞋廠展區、越南鞋業(體育用品行業)整體情況介紹展區、越南(中國)鞋服輔料物流園展區和越南投資咨詢展區,推動晉江產業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與越南等東南亞市場的交流與合作。
“三天時間里,越南館就來了很多國內的采購商,他們對產品都很感興趣,希望能夠代理我們生產的涼鞋。”20日下午,越南平仙鞋廠的副總經理楊宏告訴記者,他是第一次參加晉江體博會,沒想到越南投資這么火,幾天時間就有數十位采購商到展位接洽。
另外,越南平仙鞋廠為加強與晉江企業的合作,20日下午還專門派了3位市場專員到晉江多家皮革廠作考察,若此次考察滿意的話,將意味著平仙鞋廠今后原材料、鞋扣等產品將從晉江直接采購。“這兩日我還抽空到一樓鞋機館轉了下,與晉江幾家鞋機廠商建立了聯系,后期將進行深入洽談。”楊宏告訴記者,目前越南平仙鞋廠也在做智能設備改造,晉江鞋機剛好契合了這方面的需求。
據了解,平仙鞋廠已向晉江企業采購了一臺鞋機
新材料:
晉江鞋材做功能性延展
除鞋機之外,晉江鞋材行業在今年體博會上也是賺足了關注度。幾年來,飛織鞋面的市場份額也逐漸飽和,市場熱度開始消減。為繼續搶占鞋材市場,走在前沿的晉江鞋材企業紛紛將目光轉向了不同行業,將其他行業的新型材料運用到鞋材上,生產出獨特的鞋墊、鞋面等。
南安市環亞泡塑企業有限公司今年帶著最新研發的鞋墊與一體化鞋面等產品參展,瞬間就成為三樓鞋材展館的一大亮點。“每天來咨詢的采購商都很多,將展位圍得水泄不通,我們都要忙到晚上才能來得及整理名片。”環亞泡塑鞋墊部負責人林志發表示,今年采購商更注重鞋材功能性的延展,而環亞運用彈力棉、彈力布等新型材料研發出一體化鞋面,立體效果比飛織鞋面更佳,舒適性與抗磨性也很好,剛好契合了采購商的需求。
在三樓鞋材展館,除環亞之外,還有一家鞋材展位也在此次體博會上成為“明星”,這就是港益實業。二十幾年來一直提倡綠色環保的港益實業,今年帶著“再生資源再打造”的理念參展,將塑料瓶子打碎后重新融化拉絲做成功能性化纖和無紡布,著實讓采購商們大開了眼界。“一直以來公司就專注做再生環保材料,在產品上精耕細作,市場一直在擴大。”泉州市正瀚無紡布科技有限公司經理陳劍雄表示,每年公司都為鞋材做功能性的延展,將廢料再生轉化成環保無紡布,使鞋材擁有透氣性好、耐磨性強、耐酸耐堿等特點,訂單一直穩步增長。“本屆體博會上港益實業在鞏固老客戶的同時,也增加了數十個新客戶。”
與其他鞋材企業不同,今年樹輝復合又玩了一把“特別”。公司脫離三樓鞋材展館,反而打進了越南鞋廠,在越南館內“安家扎營”。“之前曾與越南鞋廠做過合作,現在‘一帶一路’開始火熱,借這個契機希望能重新打開越南市場。”樹輝復合的總經理丁樹從告訴記者,選擇在越南館為樹輝復合帶來了更多的關注度與曝光度。此次公司帶著復合、海綿和功能面料三個系列、數十種產品參展,其防水性、透氣性、耐折性等功能受到了采購商的好評,甚至有數位國外采購商與丁樹從等人建立了聯系,希望后期做深入合作。
新趨勢:
鞋機凸顯智能科技
當前,全球制造業正面臨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全球制造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尤其是制鞋業這個已相當成熟的行業,更是邁入了比拼科技含量的階段。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以泉州制造為試點和突破口,智能制造已蔚然成風,悄然改變著制造業生態。今年體博會上,鞋機商們紛紛拿出了近兩年來企業的“明星產品”,智能機器可謂是占據了大片江山,呈現出一股向智能科技要增長的態勢。
在本佳針車展位上,一臺帶有觸摸屏的針車機就獲得了許多采購商的關注。僅短短半小時內,海都記者就觀察到不下五位外國采購商咨詢這款產品。本佳針車總經理洪志堅告訴記者,今年體博會本佳針車共帶來了將近20臺的智能設備,尤其是一體式全自動羅拉車與電腦花樣機深受采購商的“青睞”。“近兩年,公司一直致力于研發智能設備,并與荷蘭Global公司合作研發了一體式全自動單/雙針羅拉車,獨特創造觸摸式液晶顯示屏,可與制鞋企業管理軟件ERP等進行連接,后臺直接監控針車運作情況,可實時把控質量。”洪志堅表示,羅拉車可自剪線、倒針、自動抬壓腳,為企業節省人工30%以上,同時效率還翻倍,自推出市場后就成為公司的明星產品,體博會短短四天時間有意向的客戶就達到了十幾位。
而近兩年,廣東的恒宇儀器也看中泉州晉江這塊體育產業基地市場,不僅在晉江建立了福建分公司,今年更是帶著十幾臺智能檢測儀器到晉江參加體博會。在現場,海都記者看到這些智能檢測儀器都通過一個電腦屏幕操作,只需簡單放上樣品,并按啟動鍵,機器就開始自動做起了檢測工作。
“鞋業是消耗品,精密智能檢測儀器可使產品質量可控,了解自己的生產優勢在何處。”恒宇儀器總經理劉龍告訴記者,之前都是一些國際品牌與公司進行檢測合作,而近兩年來晉江制鞋企業逐漸意識到鞋業檢測智能化的重要性,如安踏也購買了數臺檢測設備,從原材料到生產再到最后的鞋成品都開始做研發、檢測。(海都記者 謝洛靜 陳紫玄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