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晉江正處在新一輪發展的關鍵階段,如何跳出“紅海”,找到“藍海”,贏得發展新優勢?這是近幾天,第三期深圳培訓班的學員們聊得最多、思考得最深的話題。在結業交流座談會上,晉江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提出了不少有針對性、可行性強的真知灼見。
引智引才引技激發創新活力
當今和未來的國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晉江市僑臺外事局局長陳建軍建議,晉江可以在海內外晉江人集中的地方,如同鄉會、華人華僑集中的地方,海外留學生比較集中的學校設立晉江人才服務站,將晉江市委、市政府發展的方向和人才引進的政策,以及優先發展的產業信息在平臺上發布。
晉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蔡銀青說,轉型升級的關鍵在于人,不僅在于高水平的人才隊伍,也在于高素質的產業功能。要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加快建設晉江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全力提升產業工人的素質。
晉江市科協主席蔡育樹提出,要建立社會智庫,一是要圍繞晉江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建設決策型智庫,打通國家供給和晉江需求的載體;二是整合各部門的人才顧問,建設業務型智庫;三是引進高尖科研機構,建設中介智庫;四是要努力挖掘現有的人才,組建技術協會。
晉江市教育局黨組副書記施正琛認為,深圳的成功在于“聚天下人才,匯天下商客,集天下財富”,要重視城市功能建設和文化建設,像給游客一個去大理的理由一樣,給人才一個來晉江的理由。
“深圳在發展理念、政策環境、人才引進等方面都值得晉江‘拜師’。”晉江市工商聯(總商會)常務副會長陳清勤說,企業家是社會的寶貴財富,企業家的素質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力,要提升企業家素質,健全企業家培養機制。
晉江市高教發展中心管委會辦公室主任陳志剛建議,借鑒深圳經驗,建議舉晉江全市之力謀劃中外合作辦學;培養國際化人才,構建引才渠道,打造國際創業創新的人才集聚平臺,為晉江市跨越發展提供國際化人才支撐。
加強孵化平臺建設推動轉型升級
看到深圳在抓各類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建設上,不遺余力。這也讓很多學員更加贊同和堅信——平臺建設是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動力。
晉江市審計局局長陳恩典說,在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上,建議探索多形式、多渠道的運作機制,除了由政府主導建設以外,也可以采取政府、企業、社會團體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設的方式。
晉江市民政局局長葉蒼榆認為,要加大社會組織撫育基地建設力度,抓緊把基地打造成為集孵化、培育、資源整合、能力提升、合作交流、風采展示等為一體的社會組織公共服務平臺。
晉江市總工會常務副主席彭培育建議,政府要多建立一些科技創新的平臺、孵化器、加速器,或者引導社會建平臺。
晉江市金融工作局局長劉向陽建議,大力建設培養民營金融,積極發展科技金融,完善創業創投服務體系;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努力發展跨境金融,引進金融合作,打通海內外、境內外的資金融通渠道。
晉江市團市委書記陳其昌建議,搭建服務平臺,構建創業孵化全產業鏈,提供從場地設備、財務法務等低端服務,到品牌建設、團隊組建等中端服務,以至技術指導、種子基金等高端服務。
晉江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主任謝江漫提出,晉江市正在建設五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議借鑒南山科創中心建設經驗,進一步優化五大平臺服務功能,包括創新服務、投融資服務等內容,為企業創新創業提供空間。
改善產業布局
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晉江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吳晉居建議,加強海洋科技成果對接和轉化,引進廈門大學等國家海洋院所和研發機構,加大促成企業和科研機構的成果轉化對接。
晉江市旅游局局長黃志榮建議,大力發展旅游產業,要學習深圳超前的思維和理念,創新思路,做好旅游資源的定位,把旅游業作為支持發展的重點。
晉江市貿促會(國際商會)會長鐘文玲提出,設立政企研聯盟的體育產業科技研發中心。建議由晉江市政府牽頭,與有實力的鞋業研發機構、龍頭企業共同組建體育產業科技研發中心,旨在對接工業4.0時代,推動晉江體育用品產業智能化升級。
晉江市文體新聞出版局黨組書記陳茂和建議,因地制宜發展體育產業,打造一批符合市場規律、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體育產業集團,進一步規劃體育服務業和用品業及相關產業結構,提高體育服務業比重。
晉江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吳鴻斌建議,要努力構建強支撐的物流體系。未來5年,晉江市的物流業發展要從服務于晉江本土的局限轉向服務于泉廈漳甚至更遠的區域,主要的目標是發展海陸空一體的大物流體系。
泉州出口加工區管理局局長張世雄提出,要結合“一帶一路”節點城市和海絲線路等優勢,主動對接臺灣醫藥生物、新材料信息技術等產業基礎的轉移,特別要重點開展現代服務業、跨境電商等。
晉江市安監局局長曾國燦建議,改造升級舊工業園區,對高排放、高耗能企業加大環保、安全生產執法力度,依法分批實施關停,為產業調整騰出空間,實現“騰籠換鳥”的目的。
完善法治制度轉變執法觀念
晉江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邱仲華指出,檢察工作需要樹立新的理念,轉變執法觀念,進一步服務發展大局,在預防和查處犯罪、維護社會治安、刑事案件的審查等方面發揮好監察作用,力爭取得更大的工作成效。
晉江市司法局局長吳飛躍建議,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治制度,讓廣大群眾能夠自覺尊法守法學法用法;利用“法律服務+互聯網”,運用現代信息服務手段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晉江市公安局政委黃建輝說,面對當前形勢,公安機關要實現轉型升級,要堅持基礎信息化、服務實戰化、執法規范化和隊伍政務化“四化”驅動,加快智慧警務建設,全面提升防控水平。
放活政策打造服務型政府
晉江市行政執法局局長吳超鵬建議,“一減一加”增強服務保障力。“減”就是建議落實簡政放權,把市場和社會組織能做的交給市場和社會組織去做,騰出更多精力提供社會公共服務。“加”就是建議政府進一步發揮在政策引導、服務保障、搭建平臺、法治規范、整合資源、提供環境等方面的作用,激發市場主體潛力、活力和創造力。
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跡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蘇文偉認為,政府要真正把簡政放權工作變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突破口,從根本上做到“簡政”和“放權”。特別是政府職能部門要根據公布的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依法行政,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打造“陽光政務平臺”,服務企業,服務社會,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晉江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管理處常務副主任范飛躍說,能放給市場的都放給市場、放給專業化社會組織,實現“小政府大社會”;科學簡政放權工作很重要,簡政是核心是關鍵,只有政府內部運轉減少內耗和相互制約,審批才會精簡,才會真正方便群眾。
晉江市婦聯主席吳丹紅建議,政府要做好能做的事、該做的事,處理好政府、企業、各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助推企業轉型升級,探索一條適宜晉江實際的轉型升級之路。(記者 莊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