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鄉村旅游協會暢談紫帽鄉村旅游發展
近日,晉江紫帽召開紫星村鄉村旅游業態策劃及規劃中期匯報會,負責打造紫星村鄉村旅游業態策劃及規劃的臺灣鄉村旅游協會代表們,以“七星寶盒”為發展主題,為紫星村帶來了一系列讓人眼前一亮的用心創意。借著此次到訪,臺灣鄉村旅游協會代表們為紫帽,特別是紫星村在鄉村旅游的發展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人物:駱鴻捷
職務:臺灣鄉村旅游協會規劃師
紫星可打造學生戶外教育基地
對于紫帽的印象,駱鴻捷認為,紫帽鎮的旅游資源和周邊地區來比是比較豐富的,生態環境很好,但和他去過的其他一些風景名勝相比,紫帽的這些資源層級又還不夠高。因此,如何提升原有資源與產品內涵,加強地方品牌特色與創新,是紫帽也是紫星村后續發展的重要挑戰。
“紫星現在是紫帽片區改造后的一塊寶地,建議未來紫星村空間布局與旅游要素打造應積極連結紫帽山風景區的發展項目,加強步道、餐飲、游程等配套,打造成紫帽山的游憩服務基地,并串聯村里的山林旅游資源,延伸旅游線路。”駱鴻捷說,晉江這幾年發展很快,紫星村的開發少,保有很原始的生態和文化傳統。
駱鴻捷表示,紫帽可以利用紫星村保留的原始鄉村風味,把晉江中小學生的戶外體驗課程搬到這里,打造成為學生戶外教育基地。
人物:丁帝佑
職務:臺灣竟民建筑師事務所建筑師
把紫星的生態和文化創意相結合
這是丁帝佑第五次來到晉江紫帽。他說,現在大陸鄉村旅游的重疊性很高。“紫帽是個很美的地方,而紫星村是一個小而美很可愛的村莊,跟其他美麗鄉村比起來,它的觀光資源可能不是最好的,這就需要我們去考慮如何把這些資源做深做細來進一步凸顯。”丁帝佑說,紫帽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這里的人都很熱情,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能夠體現一個地方的凝聚力。
“我在臺灣操作過很多鄉村旅游項目,他們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除了資源之外,人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丁帝佑說,現在游客素質慢慢在提升,建議紫帽把紫星的生態和文化創意相結合,在未來三到五年時間,紫星就會變成一個很特別的城中村,一個文創基地,可以把紫星做成晉江鄉村旅游的“火車頭”。
除此之外,丁帝佑建議,由于早期空氣污染原因,紫帽的很多果樹都不結果,現在泉州農科所搬到紫帽來,紫帽鎮可以請農科所的人員給紫帽的果農們做些培訓指導,讓紫帽的水果重新豐富起來。
人物:葉美秀
職務:臺灣鄉村旅游協會理事長、規劃學院院長
重視對農民的培訓
鄉村旅游靠人經營
對于如何做好鄉村旅游,葉美秀認為很簡單,鄉村旅游就是有人則靈,重要就是要有人,就像一些爸媽帶孩子,他們只需要在一個房子里做點DIY,小孩子開心他們就會去。很多時候跟身邊的環境好不好倒是沒有什么關系,最主要就是人。
然而,讓葉美秀擔憂的是,大陸這邊的人對于農民的培訓都不太重視,可在她眼里,鄉村旅游沒有這個東西是活不起來的。“大陸的資源太多了,所以大家覺得只要像其他地方一樣做起來就會有很多人流。但鄉村旅游不同,不靠人經營,它的吸引力怎么會比得上那些地方呢?”葉美秀說,農民從小做到大,對很多東西是很專業的,比如你想在家里墻壁上貼一只牛,文創人貼出來的一看就是藝術家的作品,農民貼上去那個感情就不一樣,而我們要的就是農民貼的那種情感。
葉美秀說,她以前辦過一個活動,就是做一只牛,學生做一半,農民做一半,結果后來有個藝術家來了,他說這頭牛為什么兩邊不一樣,為什么其中一邊比較好看,而那個藝術家喜歡的就是農民做的。一看就覺得是自然的,沒有匠氣的,所以她覺得,政府對于農民的資源不要看輕。
“紫帽是晉江一塊寶貴的綠地,這是很大的優勢,臺灣看起來并不怎么樣,但你去吃去住就會感覺很舒服,這就是鄉村旅游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人的感情。”葉美秀說,在臺灣,現在即使已經發展了十幾年的區域,很多農民照樣在接受培訓,希望紫帽也可以這么做。
征集令
活動要求:圍繞紫帽鎮當前實際,撰寫有關紫帽經濟社會發展、生態休閑旅游、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參與者應認真填寫,做到書寫規范、條理清晰、文字簡潔,意見建議立足實際,并具可操作性,字數不限。
參與方式:投稿一律以word文檔格式,以附件形式發送郵件至499734224@,或關注“紫帽新語”微信公眾號(微信:zimaoxinyu)私信投稿;主題請注明“綠鎮暢想”大家談活動,同時須留下個人相關信息(作者姓名、所在單位、聯系電話)。本次征集時間從7月7日起至9月1日。
本次活動結束后,紫帽鎮政府將對優秀建議進行評選,評出最有價值建議、最具創意建議、最受關注建議等獎項,分別獎勵500元,并頒發獎勵證書;優秀獎3名,分別獎勵300元,頒發獎勵證書。(記者 蔡培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