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出咸味就不含鹽?
說到高鹽食品,多數人想到的是炒菜時加的鹽,或者是咸菜、腌制品等明確能吃出咸味的食品。有些人認為沒咸味就不含鹽,更不會把吃起來“甜口兒”、“淡口兒”的食品與高鹽聯系到一起,其實不然。一些面包、糕點、蜜餞、飲料、掛面,甚至菜市場出售的濕切面中都含有鹽。
市面上切片面包的含鈉量多在200mg/100g以上,以鈉含量乘以2.5換算為鹽含量的公式來算,單是三四片面包,就幾乎占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每日攝入6g鹽的四分之一左右。
專家支招如何排鈉
攝入鈉過多有沒有什么補救的辦法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趙承淵醫生提示大家,多吃水果是關鍵。與鈉對應的另一種物質是鉀。一些水果中含鉀較多。“當前人類的飲食多是加工工業的杰作,這些食物通常富含鈉而缺乏鉀。相反,自然界中的天然食物往往是低鈉而高鉀的。例如,兩片火腿就含有32mmol鈉和4mmol鉀,而一個橙子則含有6mmol鉀而不含鈉。”趙醫生說“像香蕉、橙子等水果中含鉀充分,充足飲水、多運動排汗,也是有效增加鈉排出的重要方法。”
高血壓 中風 胃癌 全與鹽有關
我們每天都離不開鹽,但鹽具有致命的風險恐怕甚少被人們所了解。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外科醫生趙承淵說,過量鈉鹽是造成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且食鹽過量也可能增加腎病及胃癌的風險。而對于高血壓及腎病患者來說,過量攝入鹽的危害是致命的,不控制鹽的攝入量等于慢性自殺。
據2011中國心臟大會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有2.3億人患冠心病、腦卒中、心力衰竭和高血壓等心血管病。每年有300萬人死于心血管病,每死亡3人就有1人是心血管病。對于預防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疾病,口味清淡的飲食必不可少。 讓隱形鹽“現現形”
除了廚房里的鹽外,那些潛伏在生活里的隱形鹽都有哪些呢?
調料:味精、番茄醬、蠔油、醬油、甜面醬、濃湯寶及一切具有咸味或鮮味的調料制品。
甜品:奶酪、蛋糕、面包、點心、冰激凌等。
快餐:薯條、漢堡、雞翅、比薩、方便面等。
熟食:香腸、熏肉、雞腿、午餐肉、臘肉等。
以上食品都是“藏鹽大戶”,如果在菜品內加入了相關調料就應適當減少鹽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