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來臨做個平常父母
離中考已不足白天,學生在緊張的復習階段,父母也跟著緊張起來。有些家長,總是向孩子絮叨中考的重要性,讓孩子感覺“壓力山大”。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嚴林峰建議,在這個階段,做個平常的父母,更有助于孩子從容地迎接中考。
少一些絮叨
“中考是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不能掉以輕心?!薄翱紓€好高中,才能考個好大學?!边@些父母自以為警醒孩子的話,正是孩子壓力的一部分。
據嚴老師介紹,在他所做的考生壓力調查中,“擔心考不好,對不起父母”這一選項排在第一位?!翱忌谥锌记?,本就處于一種繃緊的狀態,而家長的過分關愛,過多絮叨,會形成一種疊加效應,讓孩子的壓力更大,反而影響孩子的成績。”嚴老師說。
對于喜歡絮叨的家長,嚴老師建議,家長首先要明白,孩子的心理健康比成績更重要。父母少一些絮叨,以一顆平常心對待備戰中考的孩子。要讓孩子知道,中考是為了讓他們具備自強不息的精神和面對挑戰時平和的心態,這世界上不是只有中考這一條路可以走,他們才能更從容地面對中考。
多一些包容
備戰中考的學生,難免會出現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有些學生還出現向父母發脾氣等行為。對此,嚴老師建議家長對孩子多一些包容。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表現得理解、包容,會讓孩子也受到這種積極的影響,從而慢慢穩定情緒。如果父母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反而與孩子針鋒相對,只會讓其情緒更加失控。
“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情緒不穩定是正常現象,尤其是在面臨中考時,壓力較大,也會讓孩子變得暴躁易怒。父母要有這方面的意識和準備,并通過合理的方式,比如陪孩子打一場籃球、看一部勵志電影等,幫助孩子宣泄負面情緒?!眹览蠋熣f。
中考心理負面
考前
向負面心理saygoodbye
中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備考的過程中,被自己打敗。而打敗你的,正是那些負面心理,比如缺乏自信、恐懼、焦慮等。如何向這些負面心理saygoodbye?聽聽心理專家的意見。
靠腳踏實地樹立自信
成績是學生的自信來源之一。成績好的學生,面對中考有底氣、有信心,從而也充滿了動力。而成績不好的學生,因為缺乏自信,有可能還會自暴自棄。
“成績不好的學生,不一定就要放棄。這類學生,首先要做的是接受現實,不到百天的時間,想要提高三四百分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從現在開始努力,成績有所提高是肯定的?!眹叶壭睦碜稍儙熜齑淝僬f。
徐老師建議,學生可以結合老師的建議和自己的摸索,給自己樹立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案,腳踏實地地去完成。摒除干擾,不要和別人比,只和自己比,每次模考的成績只要有所提高,就要肯定自己。這樣一點點建立起自信,只要在中考中,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就是成功。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中考臨近,很多成績好的學生因為擔心自己發揮失常,而產生焦慮。而成績不好的學生,則對中考產生恐懼心理。
對于那些總是擔心自己發揮失常的學生,徐老師建議,凡事往好的方面去想,每做對一道題,就多鼓勵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慢慢地調整心態。也可以通過與父母交談、散步、聽輕音樂等方式,緩解焦慮。
而產生恐懼心理的學生,則要剖析根源,找出自己恐懼的緣由。無論是因為什么原因,都要意識到“人的一生,失敗在所難免”,勇敢地接受挫折教育。
不論焦慮,還是恐懼,都是負面情緒。考生們要意識到,這些負面的情緒對中考有害無利,如果想要從容地面對中考,就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考前心理調節三大秘方
但凡大型考試,除了拼實力,還要拼心理素質,因此考前調節好心態也是重中之重。很多人在考前都出現失眠、焦慮、吃不香喝不下、甚至做噩夢,從而極大地影響考試成績。現在,我們來分享考前調節心理的三大秘方,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科學作息]古人云:“人之心不可一日不用,尤不可一日不養”,因為心“不用則滯”而“不養則瘦”。考前最后沖刺中要勞逸結合,不可暴學暴嬉。最好是制訂一份科學的作息制度,努力做到早睡早起,不開夜車,不打疲勞戰。這樣才能保證考試時具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頭腦。此外,復習期間的飲食也相當重要。此外,考前還可以通過洗溫水浴、做深呼吸等放松的方法,解除心理壓力。
[增強自信]要消除思想顧慮,增強自信,中考與以往大大小小的考試并沒什么兩樣,反倒較為科學、客觀和公正。一般來說,只要準備充分,考出好成績是沒有問題的,完全沒有必要將其神圣化而為此擔心憂慮,整日憂心忡忡。
[學會傾訴]一個忠實的聽眾能幫助你減輕因緊張帶來的壓抑感,因此,當你為考試而坐臥不安,擔心焦慮時,不妨將你的感受說出來,讓他人與你共同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