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1:以為100天很久遠
◆現象:距離中考的日子越來越近,家長和老師們時常會告訴學生,以平常心對待中考,放松心情。不過,放松與緊張一樣,也都要適度。一些初三學生一直不在狀態,總感覺中考的日子還遠,沒有緊迫感,復習計劃遲遲沒定。
●名師支招:最后的100天,可以當成普通的100天過。但適度緊張,有計劃的復習很重要。家長在勸孩子放松的同時,也要提醒他們制定計劃,按部就班地學習,這樣才不會到臨近中考時亂了陣腳,過度緊張。比如,現在很多學校初三都進入第一輪復習,學生要跟緊老師的復習步伐,此輪尤其要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梳理,可少做難題。進入5月份,一般進入二輪復習,需要進行專項練習,找到自己學習的薄弱科目,或者是對時常出錯的題型進行專項復習。最后就是三輪復習,可以選擇一些拔高題做練習。當然,也有一些成績一直很好的學生,建議不要強求“完美”。
誤區2:“草木皆兵”亂補課
◆現象:中考臨近,很多家長遠比孩子更緊張,有的覺得孩子的成績還能再提高點,有的擔心不補課可能會被其他學生超越。于是,家長四處打聽校外哪里的補課班好,把孩子業余時間安排得滿滿的。盲目補課往往擾亂了孩子正常的復習計劃,孩子疲于補課,沒有時間歸納總結,事倍功半。
●名師支招:學生復習不能是盲目的,需要有針對性。比如,語文閱讀理解分數不高,可以多選擇一些閱讀理解習題練習,掌握答題方法,也能提高做題的效率。家長幫助孩子的正確方法是,先要弄清楚孩子在復習中存在哪些問題,真正需要什么幫助。然后,可以到學校向老師咨詢復習計劃和節奏,針對孩子存在的問題,請老師出招,幫助找到解決方法。這種做法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漏洞,并及時有效地進行修正、彌補。而針對薄弱的學科,有的放矢地進行補習也是有必要的。
誤區3:各科作業全完成
◆現象:中考科目涉及七科,各科老師都有各自的復習規劃,會根據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情況留課外作業。成績好的學生,雖然對一些科目知識點掌握得非常準確了,但還要投入時間去完成作業,而相對較為薄弱的科目,復習時間則很難保證。
●名師支招:如果學生某個科目掌握得非常好,可以和該科老師交流,不必把該科的作業全部完成,而是將剩余時間合理安排在自己的薄弱科目或者類型題上。如今,126中學等學校實施分層作業,學生可根據自己情況選擇適合的作業。
誤區4:一門心思盯名校
◆現象:實際上,很多學生考前出現焦慮情緒與家長有關。對于中考的重要性,不少初三學生并沒有非常清晰的認識,緊張情緒都是家長傳導的。家長們會考慮到孩子今后的前途、發展,一心想讓孩子考入重點高中,而忽略了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情況。家長們過高的期望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出現焦慮心態也就不可避免了。
●名師支招:希望孩子有個好心態,家長首先就得擺正自己的心態。中考固然重要,但它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唯一機會。家長應該對自己的孩子有合理的期望和正確的估價,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被重點高中錄取,考不進重點高中,也并不意味著就失去了美好前途。因此,建議家長要以一種寬容和寬松的心態對待中考,看待孩子的成績,讓孩子減輕負擔輕松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