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11 既練常規題型,也練新穎題型。
考試總的要求是“穩中求進”。考試要“穩”,就是說有許多“常規題”。復習時應按“樣題”進行訓練,選題盡量貼近考試題型。考試要“進”,就是說有一些“新題型”,同時在深、廣、難、綜上有一定要求,在新、奇、趣、巧上做文章。因此,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能力題、探索題、開放題、應用題、綜合題的訓練,還可以針對重點、難點、疑點、誤點、弱點、考點等進行強化訓練,這些訓練安排在6月9日前進行為宜,題量不宜太大。
策略12 既訓練應試能力,也抓保溫練習。
應試教育不可有,但應試能力不可無。沖刺階段,應抓住不多的檢測機會,加強應試能力的訓練。檢測可以暴露問題,如判斷能力差、應變能力差、速度過慢、方法不當、考試焦慮、不會“跳過攔路虎”(小的題目)等問題,應當注意糾正,應把每一次檢測當成一次很好的訓練應試能力的機會,逐步提高應試水平。考前要養精蓄銳,但并不是說整天休息。相反,我以為每日還是要做些題的,不要讓自己手生,要讓自己保持對問題的敏感,形成模式識別能力,這叫保溫練習。當然,做題的數量不能多,難度不能大,不宜做偏題、怪題。
策略13 小題“一望而解”大題“激活思維”。
各類考試,都可以提前幾分鐘或十幾分鐘進考場,這時可以看題但不能拿筆答題。這段時間的利用是有講究的。我常常讓學生對“定性”的小題(選擇題、填空題等)進行“一望而解”訓練(即看題不動筆的解題訓練),同學們可以自己練練看。對于大題,可以嘗試只想思路的“概括式”解題訓練: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不必具體詳解,再對照解答,核對自己的思路。這樣做,有利于在短時間里獲得更多的具有策略意義的解題方向,訓練思維品質。
策略14 填寫信息,總覽全卷。
試卷一發下來,立即忙于答題是不科學的,應先填寫信息,如在答題卡上涂清“試卷類型”,寫清姓名和準考證號等等,這樣做不僅是考試的要求,更是一劑穩定情緒的“良藥”。打開試卷,看看哪些是基礎題,哪些是中檔題,哪些是難題或壓軸題,按先易后難的原則,確定解題順序,逐題進行解答。力爭做到“巧做低檔題,題題全做對;穩做中檔題,一分不浪費;盡力沖擊高檔題,做錯也無悔。”
策略15 認真審題,靈活答題。
審題要做到:一不漏掉題,二不看錯題,三要審準題,四要看全題目的條件和結論。審題中還要靈活運用知識,發現和尋找簡捷的解題方法。答題時,
要注意過程清晰,穩中求快。一要書寫清晰,二要一次成功,三要提高答題速度,四要科學使用草稿紙,五要力求準確,防止欲速不達。
策略16 多做試題,分分必爭。
中考評分,理科是按步驟、按知識點給分;文科是按要點給分。因此,考生在答題時,就要會多少答多少,哪怕是一條輔助線,一個符號,一段小文字,都可寫上,沒有把握也要敢寫,千萬不要將不能完全做出或答案算不出的題放棄不做。
策略17 抓住“題眼”,構建“橋梁”。
一般難題都有個關鍵點(稱之為“題眼”),抓住了“題眼”,問題就易于解決了。此外,還要利用相關的知識、規律、信息進行多方聯系,構建“橋梁”,找出問題的內在聯系,從而構思解題方案,準確、快捷地解決問題。
策略18 難題不驚,易題小心。
遇到難題或陌生題時,要冷靜地進行分析、判斷,采取科學的應對措施。要有“我難人難,我不怕難;我易人易,我不大意”之心態。遇到易題,要格外小心。易題,容易使人輕視,不注意題目的細微變化,不費思索順手寫來,可能鑄成大錯。在易題上得分與失分往往在于仔細不仔細。
策略19 思路暫塞,學會變通。
考試時,熟知的知識、方法突然想不起來時,要學會變通。一是換個角度或思路,從與題目有關的項目開始回想;二是利用本卷中其他題目的信息;三是暫時放棄,換另一道題做,等情緒稍穩定,思路慢慢清晰時,再回過頭來做。
策略20 注意檢查,減少失誤。
檢查,是作為考試的一種補救方法。爭取有一定的時間檢查答卷,主要是檢查題目是否遺漏,是否弄錯了題意,是否抄錯了什么,是否有概念錯誤、運算錯誤、論證錯誤、思路錯誤等,盡量減少失誤。對一些“疑似”答案,尤其要注意檢查。
我對同學和家長的五點建議:
這一個多月的總體應該怎么做?就此我提下面五點建議:
1.評估自己,目標合理。只有客觀、現實地評估自己,設立切實合理的目標,才能增加成功的可能性。我們一旦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反而能夠冷靜下來,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心理壓力,從而專注學習。
2.淡化競爭,淡化分數。最后階段的模考,不要把分數看得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看到從考試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在困難中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體育運動有時是最好的心理醫生。有些同學學習累了、煩了,就出去跑跑步打打球,有的女同學做手工,有的同學聽些輕松的音樂。總之做些讓自己高興的事。所以我主張在學習中要采取“歡歡喜喜,堅持到底”的態度,遇到困難不唉聲嘆氣,而要揚眉吐氣,這也是優良素質的一種表現。
3.適度緊張,適度興奮。放松并不等于毫無感覺,有緊迫感才能提高效率,有興奮感才能迎接挑戰。這段時間作息要有規律,晚上不熬夜,早晨不貪睡,調整好“生物鐘”。此外,要科學合理地用腦,以達到中考時“一見考題,就有胃口”的佳境。
4.跳出題海,查漏補缺。做過的習題,要裝訂成冊,考前做一遍,熟悉步驟和思路;不要以看代做,那會一考就錯。特別是錯題集一定要認真看。難題不可深究,回歸原來,以簡單題、中等題為重點。文科類科目,注意梳理知識網絡,有的放矢的復習;理科類科目注意規律總結,注意做題步驟。復習的最后階段應該采取“回頭看”的方針,其實就是知識梳理、整合的過程。復習側重點因人而異,或側重于基礎題(選擇、填空)(待優生),或側重于中檔題,但總的原則仍是從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運用和綜合入手分析解決問題,注意知識點的交匯,該記住的公式要記住。
5.健康第一,安全第一。高度用腦,容易引起消化系統紊亂,因此要注意飲食,不吃生冷食品。暑熱時避免冷風、冷水。精神過分專注,靈活性就差,因此運動玩耍不要過于激烈,放松身心即可。此外,外出時避免糾紛、沖突、惡作劇。
中考之前,有些同學很緊張,壓力大。我對同學們講,人做事有兩種方式:一種叫舉輕若重,在平時的學習中,應當采取這樣的方式,一點一滴都不放過,一招一式務必認真;另一種叫舉重若輕,大事臨頭,泰山壓頂,要更沉著冷靜,泰然處之。要學會駕馭各種局面的能力。如果有了平時的舉重若輕,只要能充滿信心,輕裝上陣,相信大家能考出好成績。
作者簡介:
焦宗芳,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英語教育專業,1982年7月參加工作先后擔任過中學英語教師、高中英語教師教研員、坊子區教研室主任,坊子區教育委員會分管教學業務的副主任兼區教學研室主任,1999年1月至現在任濰坊四中第一副校長。 于2008年8月-2009年6月主持濰坊四中南校區工作,2009年7月兼任尚文中學常務副校長,組建尚文中學,于2010年2月兼任濰坊坊子區崇文中學校長。(文|焦宗芳(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崇文中學校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