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山東省教育廳了解到,為全面啟動職業教育公共基礎課程改革,省教育廳與財政廳聯合印發《關于全面深化中等職業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公共基礎課程改革的意見》,對課程改革提出發展方向。據了解,2011年以來,我省已啟動了100個中職教育和五年制高職教育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及教材開發工作。此次改革,省財政廳將撥付900萬元專項資金,按照每個學科20至40萬元標準安排專項經費支持課程改革工作。
日前,省教育廳與財政廳聯合印發《關于全面深化中等職業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公共基礎課程改革的意見》,決定在保障職業院校學生技術技能培養質量的基礎上,全面啟動職業教育公共基礎課程改革,進一步提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水平和質量,強化內涵建設,增強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
根據意見要求,此次課程改革將注重突出特色與注重人文相結合,在整體規劃各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強化課程間相互配合、充分發揮人文學科獨特優勢的基礎上,突出課程的職業教育特色和知識的應用性、實踐性,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重構學生文化知識基礎;充分考慮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和職業成長規律,一方面適當降低起點,刪除繁難和陳舊內容,優化課程結構,確保課程內容對學生的普遍適用;另一方面關注學生差異與發展需求,適應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要,適當增加梯度,科學優化分層,注重循序漸進、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也為學校創造性地實施課程標準、開展教育教學留出拓展空間;同時堅持改革創新與科學規范相結合。
在完成基本公共基礎課程內容學習的基礎上,課程設置應體現為專業大類教學服務理念,面向不同專業大類制定相應課程標準。同時,突出學習過程,采用案例教學、體驗教學、情境教學等教學方法,注重職業情境中文化素養的提升,讓活動設計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和教學需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合理選擇和優化組合教學資源,讓網絡、視頻、動畫等豐富的信息化學習資源走進課堂,并采用多元或分層、分專業的學習質量評價制度。對升學與就業、文科大類和理工大類的不同學生,設定不同考核內容、指標、方式,加強過程性評價,重視應用和實踐能力考查。
據了解,2011年以來,我省著力構建教學做一體化的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啟動了100個中職教育和五年制高職教育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及教材開發工作,覆蓋80%的中職學生和全部五年制高職學生。為培養文化和技能并重的新型職業教育人才,在專業課程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情況下,從今年起全面啟動職業教育公共基礎課程改革,開發具有山東特點、職業教育特色、科學實用的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標準和教材體系。
為保障課程改革順利進行,教育廳與財政廳聯合成立分管廳長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建立行政推動、教研支持、牽頭學校負責、高水平學校和行業企業參與的工作機制。省財政廳撥付900萬元專項資金,按照每個學科20至40萬元標準安排專項經費支持課程改革工作。(姜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