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職教合作亮點頻現
作為第十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的一部分,“交通教育服務‘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共邀請國內高校和企業代表67人、東盟國家院校和企業代表27人,以“校長暢論”“校企交流”“經驗分享”“合作構想”“簽約儀式”五大板塊,展現中國和東盟交通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成果,成為教育交流周上的亮點。
作為中國-東盟交通教育校企合作的代表,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施祝斌介紹,2011年11月11日,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新加坡海員聯合會和森海海事服務(新加坡)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中新(南通)國際海事培訓中心,以培訓中心為媒介,學院與馬來西亞海事學院建立了穩定的學生互訪機制,每年定期選派學生赴馬來西亞交流學習,并與柬埔寨西線教育集團締結友好合作院校,選派教師赴西線教育集團任教,已培訓了400余名柬埔寨學生。
校企融合是“發展線”,校校合作則是“繁榮線”。中國與東盟有關院校加強合作,通過深入推進校際師生交流、經驗分享、文化相融,初步探索出一條優勢互補的專業共建之路。
柬埔寨國家工業技術學院院長Moan Sam Oeurn談到本國情況時說,柬埔寨勞動力市場缺乏熟練的交通技術工人,每年培養學生的數量遠不足以滿足需求,特別是不能滿足市場對高水平技術工人的渴求。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迄今已有30名學生分別選定在貴州交通大學和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進修。今年,柬埔寨還將派出8名教師到中國攻讀碩士學位。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校長王進思也談到校校合作的成功案例。2016年5月,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和泰國孔敬工業與社區教育學院簽訂合作備忘錄,截至2017年6月,雙方一期投資2000萬元,共建國際絲路學院實訓基地,用于人才培養、師資培養、員工培訓、技術研發、協同創新等。泰國留學生能在這里享受優質的教學資源,學到最先進的技術和技能,掌握最新的知識,實現高質量留學。(見習記者 黃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