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職教的事兒真多!
年初,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親自帶隊,對全國31個省份展開《職業教育法》執法檢查,這是職教法實施19年來的第一次。
5月,迎來首個全國“職業教育活動周”。
7月,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同月,《關于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意見》出臺,鼓勵多元主體組建職業教育集團,探索行業、企業參與辦學。
8月,教育部首次以文件方式公布了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全國17個地區、165家單位參與試點。同月,《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2015—2018年)》下發,推動職業院校章程建設,加快實現學校治理能力現代化。
10月,《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頒布,促進高等教育結構優化,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日臻完善……
“強力推進”是在2016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與會教育廳廳長們對職教工作共同的感受。“文件一個接著一個。”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葛道凱坦言,“說明過去太缺,以前很多事情就是中職參照中學,高職參照大學。到2015年底,可以說我們職業教育的制度標準體系基本形成。”
從黨和國家的高度關注,到一大撥政策的密集到來,樂觀者看到“職業教育迎來黃金發展期”,而敏銳者則意識到“職業教育到了不改不行的時候”。的確,雖然大勢向好,但老百姓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不高,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需求尚難滿足,校企合作往往一頭熱,“用工荒”和“就業難”時常兩頭燒。
“提高吸引力”是職教界形成共識的解決方案。2016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將出臺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編制《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2016—2020年)》,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啟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工程……所有的努力指向一個方向——讓職業教育更有吸引力。
吸引力的提升,離不開社會環境和政策的支持。
如果你是一名奮戰在職教一線的教師,可能會感到,過去這一年,要求更高了。
“又要評估了?”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師們心里也曾嘀咕。但這次不一樣,學校請來專家,給高校“把脈開方”。去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要求逐步建立常態化的職業院校自主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機制。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吃了第一只螃蟹”。“學校是教學質量的第一責任人,給自己‘看病’總不能隱瞞病情。”一位知情者說。
2015年,職校教師的日程表上還有“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互聯網+”給職業教育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信息化教學設計、信息化課堂教學和信息化實訓教學等3個項目,近千件參賽作品,讓信息化走進更多教師的視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副書記、中華職業教育社常務理事孫善學指出,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和學生的信息化學習能力,打造職業教育的升級版,將成為新的一年重要的職教改革創新領域。
要練就教學的十八般武藝,教師們不僅要“上得了網”,還要“下得了廠”。“專業課教師每5年必須累計不少于6個月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沒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新任教師,應先實踐再上崗”。2015年,教育部就《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試行)》向社會征求意見,技術前沿、生產實踐等職教熱詞從口頭走向了文件。
如果你是一名家長,在過去的一年里,是否也曾考慮過,讓孩子靠一技之長立足社會?是否又會擔心,選擇職教是否真能讓孩子擁有美好未來?
事實是最好的答案。
數據顯示,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穩步增長。19個省份、4個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制定了中等職業教育生均經費標準,22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出臺了高等職業教育生均撥款標準,生均教育經費保障水平和生均公共財政支出不斷增長。
免學費和學生資助政策覆蓋面擴大。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在校生中所有農村(含縣鎮)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已享受免學費政策,占在校生的91.5%。同時,家庭經濟困難和涉農專業的學生享受每年2000元的國家助學金,助學金覆蓋率近40%。高等職業學校納入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體系,高職獎學金覆蓋近30%的學生、助學金覆蓋25%以上的學生。
“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看到‘上升’的空間和希望。”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傳來這樣的聲音。近年來,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相互銜接、高職分類考試招生、中高職貫通培養等探索已經開始進行。廣東、上海等地出臺規劃,正使職校生的職業渠道進一步拓寬。
2015年10月,《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出臺,引領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國家逐步建立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結合為途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打通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這意味著,職校生也能成為擁有研究生學歷的高級技能人才。
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的號角已經吹響,尊重勞動、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旋律已經譜就。肩負著培養數以億計高素質勞動者重任的職業教育,當抓住機遇,不辱使命。
2016年,我們期待,你的擔心更少一些,信心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