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翻轉課堂(Flipping Classroom)”逐漸成為全球教育界普遍關注的熱點之一。早在2011年,加拿大《環球郵報》就將其評價為“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所謂“翻轉課堂”,也可譯為“顛倒課堂”,是指學生上課之前,就已經依據個人學習的具體情況借助視頻或課件等現代教育技術接受直接教學,而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將師生面對面的時間用于提升整體性的教學效果,并且為學生提供一種個性化的教學。
“翻轉課堂”改變了教師講授課程的傳統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一種教師對于學生的“賦權”,即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自由。“翻轉課堂”將講授課程的過程放在課下而將內化課程的過程放在課上的做法,更加符合人類的認知規律,并且也在真正意義上促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當然,從根本上看,“翻轉課堂”仍然是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師仍然是課堂的主持與掌控者,是學習資源的收集與創造者,是課堂活動的設計與執行者。“翻轉課堂”的推行者們在不斷思考如何優化課堂流程,設計課程內容以最大化地利用課堂時間。在推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的過程中也發現“翻轉課堂”最需要翻轉的就是“教師的思維”。
獲得翻轉的“教師的思維”將引導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把直接授課從集體性的學習空間中轉移至個體性的學習空間,由此將集體性的學習空間轉化為一種交互性的動態的學習空間。新型的學習空間中,教師在學生運用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創造性學習的過程中給予一種個性化指導,使學生在面對面授課中收獲更為豐富,更具價值的學習體驗。
這種思維的翻轉也將使得“翻轉課堂”向更加寬廣與更加縱深的方向發展,并且推進為一種“翻轉學習(Flipping Learning)”。傳統式學習是發生在課堂上并依賴于教師講授的一種學生的集體式學習。這種學習將知識內化與鞏固的任務留給學生課下各自完成。而翻轉式學習則是發生在課下并依賴網絡學習的一種學生的個體性學習。這種學習要求學生獨自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個性化的碎片式學習,而在課堂上教師將幫助學生進行一種碎片化知識的整合,進而開展一種創造性的學習。這種翻轉適應網絡時代的特性與需求,將成為學生未來學習的主要方式。
“翻轉學習”是基于教師反思教學實踐后的一種變革。這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具有感染性的變革。一旦這種學習模式翻轉了一位教師的思維,也就意味著改變了這位教師的所有學生的學習模式,而且,獲得了這種學習模式益處的教師也樂于與其他教師分享這種學習模式的有效性,甚至愿意為這種學習模式代言。可見,這種“翻轉學習”是一種“草根式”的自下而上的學習模式。而且,這種學習模式具有一種持久性,隨著其感染性地不斷擴大,全球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會愿意采用這種模式來變革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
“翻轉學習”模式的突出之處還在于極大地體現了現代教育中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事實上,這種自主性也在不斷地提升著教師的思維,使教師不斷加深對于教育內涵的理解,以及對于教學工作中的學習自主性、師生平等性與教育人員共同參與性的認識。所謂“學習自主性”,不是指放任學生的行為,而是在教育目的之下充分體現受教育主體的意愿,使其在擁有自主性的基礎上自覺地開展學習活動;所謂“師生平等性”表現為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的平等交流,教育者需要尊重每一個受教育者的人格,并且根據受教育者不同的天賦與經歷采取不同的方式來教育;所謂“教育人員共同參與性”表現在教育的日常管理與實踐中,所涉及的所有人員都具有平等的發言權與參與權。具體而言:
首先,教師需要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認真考慮學生學習的意愿,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學生求學過程中具有對于世界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而這種好奇心也是他們學習的基本動力之一。盡管我們的教育體系給予學生大量具體的學習內容,但這些內容相比較于人類知識總量而言僅是冰山一角。現實的學校環境無法讓學生單純地依據好奇心而學習,無法讓學生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而“翻轉學習”模式可以節省一些課堂時間,并且分配出相應比例的課堂時間(如10%到20%的課堂時間)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開展一些個性化的學習,促進學生從事自己喜歡的項目與研究,并以不同的方式來展示其研究成果。
其次,教師需要明確“翻轉學習”實現的前提條件之一,在于一種親密的平等的師生關系。因為良好的教學本質上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良性互動。良好的師生關系中,學生學習的熱情得以激發,他們發現其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學習內容,更是可以幫助他們成長并且實現自身超越的充滿激情并善于共情的教師。可以說,學生更渴望獲得一種與教師之間如馬丁·布伯所言的“我-你”精神對話關系。而“翻轉學習”打破了傳統的教師獨白式授課模式,實現了師生之間真正意義上的對話關系。于是,在不再凸顯“教”而是時刻彰顯“學”的面對面的授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形成一種皆對彼此的存在負責的精神契約關系。基于這種精神契約,教師與學生都格外注重當下性的學習體驗,都格外注重如何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實現彼此之間的教學相長。可見,這種“翻轉學習”模式最美地詮釋了新時期下的師生關系,即“我”與“你”相遇于課堂。
最后,教師需要認識“翻轉學習”模式需要所有涉及其中的人員的共同參與。這不僅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參與,也需要相關教學管理人員以及相關領導的支持,還需要IT部門的支持。事實上,從教育技術層面上看,正是得力于IT部門的支持,我們才可以促進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與深入研發,才可以保證“翻轉學習”的真正實現。
“翻轉學習”的核心在于始終以學生為中心,解決的唯一問題也在于如何最充分地利用課堂上與學生面對面的時間,來幫助學生實現在學習上的成長。這種學習模式是當今世界信息飽和與互相聯通下的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它不僅根本性地改變了課程的授課模式,也直接性地觸及了教育的核心,使得教師不再以特使的身份面對學生,而是時刻關注作為生命整體的學生——既是在面對面的授課中呈現在教師面前的生命,也是在一切潛能中可以成就的生命。(作者:張知博,黑龍江大學應用外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