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
“國家對教材工作的重視,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華中師范大學原黨委書記馬敏7月20日告訴長江日報記者,“國家教材委員會正在遴選專家,未來將對大學、中學、小學教材進行編寫、指導。”
本月初成立的國家教材委員會系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由各領域資深專家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組成。其主要職責是指導和統籌全國教材工作,貫徹黨和國家關于教材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研究審議教材建設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研究解決教材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指導、組織、協調各地區、各部門有關教材工作,審查國家課程設置和課程標準制定,審查意識形態屬性較強的國家規劃教材。首屆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中有13位來自高校,其中馬敏是湖北省唯一入選者。
國家為何如此重視教材的編寫和使用?馬敏表示,首先,教材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建設什么樣的教材和教材體系,深刻影響著國家人才培養,是國家事權。俄羅斯、日本等國家也都有教材統編和審查制度,尤其是對歷史、語文教材,審查十分嚴格,強調國家意志的體現和貫徹。
其次,教材體現社會主流價值,也是實現中國夢、實現教育立德樹人目的的支撐。以往的教材中,多少會存在一些不嚴謹、不規范的做法。教材的統一使用和國家教材委員會的成立,能對此做出相應調整,使教材從內容到形式都達到高度統一,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中國夢的實現。
義務教育段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教材,以及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研究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實行統一編寫、統一審查,將在2019年實現全覆蓋。馬敏介紹,目前,八年級歷史教材已經通過審定。專家正在對八年級語文、道德與法治教材進行審定,9月以前審完。下一步將成立高中教材編寫組,對高中教材進行編寫。國家教材委員會正在遴選專家,成立語文、歷史、地理等10個科目的專家委員會,未來將深入一線進行調查研究,對大學、中學、小學教材進行編寫、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