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生是審計小組中的成員之一,他告訴北青報記者,有一件事讓他非常后怕。
一次,趙永生和小組另一成員秦琴,一起去環城鎮北郭塬村調研。為節省費用,租了一輛老桑塔納。雨越下越大,他們在西北的深山中,為尋找農戶,曾驅車在十幾分鐘內爬升海拔近一千米。“當時海拔最高達到了2100多米。”趙永生說。回到縣城后司機才告訴他們,當時陡峭的山路緊挨著深溝,只要一打滑,“直接就下去了”。
秦琴對北青報記者講了另一次經歷。8月下旬,為了去調查一個幫扶項目,秦琴和趙永生前往當地一家公司。為了解情況,他們隨機請來一位門衛。門衛約40多歲,比較壯實,皮膚黝黑,表兄就是這家公司的經理。
那場對話,前期很順利。但隨著問題的深入,秦琴說,對方的態度開始轉變,不愿意溝通,只用當地方言與在場的經理說話。“對話的過程中,他手上拿出了一個彈簧刀,表情嚴肅地把玩著那把刀。”秦琴回憶這段故事時,依舊心有余悸。“會害怕嗎?”面對記者的提問,趙永生的回答是,“當時只是覺得場面尷尬,但即使遇到再大的阻力也要完成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