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嗨起來了嗎
超過六成學生平時每天體育運動時間不到1小時,周末有近半數每天體育運動時間不到1小時。
本次研究中,我們還調查了中小學生課余用在體育運動上的時間數據。統計顯示,學生在平日里沒有體育運動時間的比例為32.2%,進行體育運動時間在半小時以內的為11.9%,半小時到1小時之間的為21.6%,即每天課余體育運動時間不足1小時的接近七成。也就是說,這些學生每天的課余運動時間達不到國家要求。值得特別關注的是,竟有三成多孩子課余沒有可以用在體育運動上的時間。
同時,即使到了周末,也有近半數學生體育運動時間達不到1小時的標準。學生周末花費在體育運動上的時間在1小時以內的比例呈現下降趨勢,共下降16個百分點。
父母,重視了嗎
父母和教師應高度重視少年兒童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
——父母要帶頭在家庭中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調查發現,有兩成父母經常帶孩子去餐館吃飯,有四成父母從來不和孩子一起運動,有三成多父母曾經在餐桌上訓斥孩子,還有些父母經常自己上網玩游戲到很晚。父母的生活方式對孩子有基因式的影響,因此作為家長應特別重視自己健康生活的行為,為孩子改變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和孩子一起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父母要特別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不要總是把學習成績作為首要大事。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生活教育,培養孩子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每一位家長的責任。
——學校應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們把學生的成績作為重要任務雖然無可厚非,但是在關注成績、學習的同時,學校也要創造各種條件,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作業太多、課間不許出去、老師占用課間、體育課,都是影響學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障礙。建議教師在課堂教學、課間活動、課后運動中加強生活方式養成教育,把健康理念貫穿在教學中。
——媒體應重視健康理念的宣傳。調查發現,少年兒童存在的三大問題均與觀念有密切關系。例如,有26.1%認為水果可以代替蔬菜,20.2%認為進口食品比國產的好,20.1%認為喝飲料比喝白開水健康,12.7%認為價格越貴的食物營養價值越高,33.9%同意“睡眠不足可以補回來”,26.3%同意“為了學習少睡點覺沒關系”,28.4%認為“學習比運動重要”等。這些錯誤的生活觀念,對孩子的生活行為有著深刻的影響。媒體應在各種不同的環節加強宣傳,使少年兒童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意義。
(作者系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