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
教育培訓市場火爆的另一面是糾紛不斷、亂象叢生。
前文提到的“百花學習塾”在今年5月叫停上海各教學點報名后,又在8月重新悄悄開班,徐匯校區和虹口校區甚至在10月份進行了擴招。12月2日,徐匯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百花學習塾(徐匯校區)目前無辦學資質,已經要求機構停止違規行為,包括報名招生和上課。如經查證百花徐匯校區有違規擴招一事,徐匯區教育局將全力配合工商進行聯合查處。
11月25日,上海市民林女士向澎湃新聞記者反映,今年7月,她在“贏在起點”早教中心(大寧分校)簽訂了一份價值33880元,總共168節課時的兒童家長共育的課程協議。在優惠的價格、“可以退款”的承諾以及機構信譽的誘惑下,她當即簽下了這份協議。
但是,孩子上了幾節課后,林女士感覺不甚滿意,“沒有任何教材,和輔助學習的資料,課后無法復習,老師上課孩子分三六九等。”
在孩子上了24節課后,林女士要求退款,卻竟得到了與之前截然不同的答復。“他們告訴我,由于我享受的是優惠價,退款需要按照一定的退款細則。”林女士說,“簽協議前什么都沒說,退款的時候忽然搬出一套公式。”
她認為,退款額應該按照已讀課時占總課時的比例來算,但根據公式,機構只退還在此基礎上的三分之二,少退1萬多元。隨后,澎湃新聞記者聯系了贏在起點(大寧校區)相關負責人,其表示退費必須按照協議中的退費細則和公式執行,且協議條款符合教育局規定。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教委官方微信公眾號顯示,“贏在起點”早教中心隸屬的上海華浦教育進修學校只在長寧區教育局有過備案,“贏在起點”大寧分校在所屬的靜安區教育局并無備案,因此沒有辦學資質。
沒有辦學資質的教育培訓機構,還可能發生孩子遭到不良對待、老板卷款跑路等情況。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 6月20日,上海培正逗點早教中心(長壽路分校)工作人員用垃圾桶邊緣給3歲孩子擦嘴,經查,該教育培訓機構也無辦學資質。
據《新京報》報道,2013年11月,已有15年歷史的在上海從事中小學教輔的易思教育因資金鏈斷裂關門,老板卷款逃走并拖欠員工工資。2014年2月,北京引航思培訓機構突然倒閉。據了解,該培訓機構是2013年5月成立的,因經營不善而被迫停課,拖欠近40位學生家長的費用共計約30萬元。2014年2月,重慶渝中優維語言培訓學校(對外簡稱“南瓜英語”)因破產關門引發退費糾紛,導致數百名家長圍堵機構,造成現場混亂。
對策
根據上海市工商、上海市教育委、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印發的《上海市經營性民辦培訓機構登記暫行辦法》,對教育培訓機構的法定代表人、管理人員和教師做出了一定要求:從事文化教育類培訓的法定代表人需要具有5年以上培訓機構負責人工作經歷,同時具有相應教師任職資格和中級以上教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經營性民辦培訓機構根據辦學規模配備2名以上專職教育教學管理人員,需具有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以及5年以上培訓機構教學管理工作經歷。從事文化教育類培訓的,應具有相應教師任職資格;從事文化教育類培訓的專兼職教師應具有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和相應的教師任職資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辦法中,并未找到明確的違規處罰措施。
長期關注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的上海市人大代表劉櫻表示,為全面實行素質教育,上海市教委提出“零起點,等第制”,校內各科成績不打分,這一政策的出發點是為了減輕學生的壓力和負擔。但是,一些家長卻仍然非常焦慮,到了課后給孩子瘋狂報班。家長的焦慮在于,現在學校的教學進度很快,同在一個班的同學水平參差不齊。對于上課“吃力”的同學,如果不補課,很有可能跟不上進度,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可能他有更遠的目標,需要進一步培訓。
劉櫻認為,正是這種需求加速了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但導致亂象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培訓行業門檻相對較低,但利潤很高。目前,申辦一個民辦培訓機構,只需要50萬元左右的注冊資金,自有或租賃一定面積教學場地,以及數名專職教學人員等條件,就可獲得辦學許可證;對教育咨詢類機構,只需10萬元注冊資本即可在工商局注冊成立。
“但造成教育培訓機構亂象的關鍵原因是無人監管。”劉櫻說,教育培訓機構的監管已經長期處于空白狀態,工商部門對其管理非常寬泛,而教育部門認為教育培訓不屬于義務教育、學歷教育范疇,所以造成了“兩不管”局面,從而導致問題泛濫,“希望教育部門和工商部門能夠盡快協調,建立一個聯合執法部門,對于無資質的教育培訓機構進行嚴厲查處。”
上海市教委表示,為在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對早教和托兒服務機構的監管,正組織專家研究制定民辦幼兒教育培訓機構規范管理規定等系列政策。(責任編輯 王維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