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少年兒童更看重朋友、看重謙虛品質、更希望先發展經濟、對社會不公平現象感受更深。而農村少年兒童更看重家庭、更崇尚孝敬品質、環保決心更堅決等。因此,進行價值觀教育時,要充分考慮不同群體少年兒童的生活環境、物質條件及利益訴求,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價值引領。
本次研究發現,家庭經濟條件對00后一代的價值觀有較大程度的影響,這也充分證明了以往的價值觀理論所強調的物質生活條件對價值觀具有重要影響。
孫宏艷分析認為:“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的少年兒童更愿意為社會作貢獻,更崇尚孝敬的品質,更看重經濟發展。在面對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時,家庭困難的少年兒童更看重實現個人愿望。”
有一點值得警惕的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少年兒童國家認同感也最低,對社會不公平現象體會也最深。經濟困難更容易使少年兒童渴望實現自我與成才,渴望報答父母與長輩,渴望發展經濟與改善生活,渴望公平與正義。但是,經濟條件差也容易對少年兒童產生負面影響,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觀念的關系錯位、自身生活狀況與國家認同的關系錯位、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關系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