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獅為原型,以將軍頭盔、三角梅為元素……近日,廈門理工學院數字創意學院2015屆畢業生郭苗苗和她的小伙伴們一起設計了可愛別致的“石敢當”新形象,以現代化的表達方式,讓我們重新認識廈門“石敢當”。
創意設計 演繹“萌萌噠”石敢當
石敢當,源自于對東岳泰山之石的靈石崇拜。傳說漢朝時漢武帝登泰山,帶回四塊泰山石,置未央宮的四角以辟邪。泰山被認為有保佑國家的神功,因此泰山的石頭就被認為有保佑家庭的神靈。后來泰山石被人格化,姓石名敢當,又稱石將軍,后來還發展出了雕刻有人像的石敢當。入閩之后,人們不再將其形狀限制于一塊石頭,而是將“石敢當”與石獅子或龍九子之四狴犴同刻。在廈門,“石敢當”又比其他地方多了幾分特色,多以獅型為主,又稱“石獅爺”。
郭苗苗團隊設計的“萌萌噠”石敢當。
“藍臉膛,白眉毛,白眼圈,黑瞳仁,開裂的嘴唇,露出兩排齊而長的白齒,這就是廈門‘石敢當’的形象,也是我們這項畢業設計的創作原型。”郭苗苗說,她和小伙伴們在考察市場后發現,廈門石敢當的形象單一,普及度不高。“我們不希望石敢當僅僅局限于街頭巷尾擺設的石雕,更希望通過獨特的形象設計,將廈門石敢當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讓人們更容易去接受它。”
考慮到石敢當本身的文化意義和內涵,郭苗苗團隊以石獅為原型,以將軍頭盔、廈門市花三角梅為元素進行形象創作,用輕粘土全手工捏制,賦予石敢當全新的獨特形象。“現在呈現出來的石獅子造型的石敢當形象可愛而不失大將風范,既傳達了鎮宅保平安的寓意,又符合現代年輕人對萌形象的追求。”郭苗苗說。
平面動畫《石敢當說》。
制作平面動畫 推廣廈門傳統文化
除了設計石敢當形象外,郭苗苗團隊還成立了“石敢當文化推廣小組”,試圖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推廣廈門石敢當文化。
郭苗苗表示,一開始,大家就想做有關廈門傳統文化的產品,在前期市場調查后,同學們發現雖然“石敢當”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文化在廈門源遠流長,但如今很多本地人卻對此鮮有了解。“在選定幾個方案之后,我們最終確定了它,同時,我們還成立‘石敢當文化推廣小組’,希望為廈門的文化推廣做出貢獻。”
據介紹,目前該團隊設計的石敢當衍生品相當豐富,有石敢當擺件(包括石頭雕刻、石頭彩繪、輕粘土)、明信片、書簽、貼紙、隔熱/防風手套、T恤、吉祥物--石敢當寶寶、胸章等等。
郭苗苗團隊不僅在微博、微信以及校園海報上宣傳推廣,而且還策劃制作了一部平面動畫《石敢當說》,通過幽默、詼諧的動畫來講述石敢當的來源、歷史傳說。片尾還選用根據《藍精靈》改編創作的《石敢當之歌》,希望這首熟悉的曲調,喚起年輕人的回憶和熱情,加深對廈門石敢當的了解。(通訊員 陳寺華)
郭苗苗團隊設計的石敢當衍生品。
郭苗苗團隊設計的石敢當衍生品。
郭苗苗團隊與石敢當新形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