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漳州龍海有個叫鄭奕燦的小伙挺紅。 他為什么紅?因為上個月底,在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文化部門聯合主辦的第一屆“亞洲好聲音”比賽中,這名小伙從幾百人中脫穎而出,以一曲閩南語原創搖滾歌曲《幸福的力量》獲得第五名。
查了下資料,原來,鄭奕燦在閩南語歌壇還挺有名的,在2010年的第四屆全球閩南語歌曲創作演唱大賽中,獲得總冠軍。
龍海小伙登上“亞洲好聲音”舞臺他沒學過音樂,以一曲閩南語原創歌獲得第五名
鄭奕燦昨告訴海都記者,其實他沒有正兒八經地學過音樂,走上音樂這條路,憑的是,對音樂的執著和熱愛,還有年輕氣盛的叛逆。
讀法律卻當了歌手
福建師大法律系畢業的鄭奕燦,卻成了一名歌手。30年前,他出生在龍海浮宮美山村,因為媽媽歌仔戲唱得挺好,鄭奕燦從小就跟在媽媽身邊,哼哼唱唱。12歲時,他從錄音機里聽到張雨生的專輯,一下子就愛上了。“那時就覺得他的歌特別好聽,很勵志,我就跟著錄音機開始學唱。”一首歌聽個兩三遍,鄭奕燦就能完整地唱下來了,高音也能唱上去,每一首歌都會唱。
“那時候我就發現自己有唱歌的天賦了。”但在農村成長的他,當時沒有條件學音樂,基本上,都是自學、模仿。后來,鄭奕燦大學讀了法律,畢業后,他沒有去找工作,而是開始他的音樂夢想,“一開始加入了一個民間的歌舞團,基本上都是去鄉下演出,條件不好,收入也不好”。
敵不過家人的反對,鄭奕燦最后離開歌舞團,在漳州一家保險公司工作,但晚上仍舊經常偷偷跑去酒吧駐唱。
“快男”比賽曾失意 2007年,鄭奕燦和當時的千千萬萬渴望成名的年輕人一樣,懷揣著音樂夢想,參加湖南衛視的快樂男生廣州賽區的比賽,最終,止步50強。
后來,鄭奕燦辭掉了漳州的工作,到廈門做生意,“覺得唱下去沒什么機會,當時也正好經歷感情失敗,就想著,不再唱歌了,專心做生意”。
直到2010年,第四屆全球閩南語歌曲創作演唱大賽舉辦前,鄭奕燦的朋友幫他報了名。“朋友一直慫恿我去,當時就勉為其難去試了下。”沒想到這次比賽,鄭奕燦發揮特別出色,一路過關斬將。
當時擔任評委的是華語樂壇著名的“包氏三兄弟”、丁薇、黃舒駿等音樂人,一向在比賽中要求苛刻,以“毒舌”著稱的包小柏,毫不掩飾對鄭奕燦的欣賞,點評中絲毫不吝溢美之詞,“當時真是無心插柳,但是既然比賽了,我就認真去對待,包小柏老師說我每一場都有進步。”最終,鄭奕燦在決賽中,演唱江蕙的《無言花》奪冠。
鄭奕燦說,奪冠后,他才算是真正走上音樂的道路,簽約唱片公司,擔任樂隊主唱,開始發專輯。
這次在亞洲好聲音獲獎后,鄭奕燦從印尼爪哇回到國內,比以前更忙了,忙著接受采訪,忙著準備新專輯。他的目標不小,作為樂隊主唱,他希望把樂隊打造成下一個“beyond”,“只要敢想,然后努力去嘗試去做,我相信就會成功”。 (海都記者 周楊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