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報報道大學生聯賽版面
據《北京晨報》報道,伴著新學期的臨近,第三屆北京大學生圍棋聯賽也將開始下半程的爭奪,但熱鬧的背后問題不少。與純“自給自足”的上海大學生圍棋聯賽相比,擁有官方支持的北京大學生聯賽辦賽并不順利,特別是在第三屆開賽前差點“夭折”,大學生們感受到自主辦賽的艱難。
對此,北京晨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大學生聯賽組委會負責人——來自中華女子學院的大二學生吳凡和各高校圍棋協會負責人。如何讓北京大學生聯賽繼續走下去?尋找靠譜的團隊和增加學生圍棋愛好人群是最好的答案。
難點
辦賽人畢業接班人難覓
與上海大學生圍棋聯賽相同,北京大學生圍棋聯賽也是自發性的非盈利賽事。2012年,當時在北京大學讀書的職業棋手薛磊、柳思博和清華大學的孫華卿創辦了比賽,中國圍棋協會主席王汝南大力支持,通過北京圍棋基金會每年向大學生聯賽提供八萬元的經費。
有了資金保證,北京大學生聯賽順利地辦了起來。不過,在兩屆聯賽之后,北京大學生圍棋聯賽遇到了大難題,不是資金,而是辦賽的方式。與上海大學生聯賽相比,北京大學生聯賽先一步進入了辦賽負責人“新老交替”的時代。
吳凡告訴記者,作為大學生自主舉辦的比賽,從賽程設置到賽事到宣傳,所有辦賽的環節全部由大學生獨立完成。而在聯賽創辦人薛磊畢業后,始終缺少強有力的“接班人”。第二屆比賽的三名負責人也陸續畢業或者淡出,辦比賽這項工作更成為無人愿意承擔的重任。
在學生棋手眼中,大家更多關注的是比賽本身,怎么下棋怎么交朋友。至于怎么辦比賽,要做什么,關注的人并不是很多。這讓一直在組委會工作的吳凡十分困擾,第三屆比賽之前大家一度都以為這個比賽要辦不下去了,當時我也很灰心。”
顯然,沒有專業的辦賽團隊是北京大學生聯賽遇到的第一個難題。第三屆比賽之前,讀大二的吳凡被選中成為比賽的負責人,她也辭去了在大學圍棋社團的職務,專心辦比賽,但很多時候還是力不從心。“我非常喜歡這個比賽,也希望一直做下去。當時接下來這個任務也是熱情特別高,特別想做好,因為不能耽誤學習,還一度和家里鬧翻。”在她和組委會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第三屆比賽開辦了,并針對賽事做出多項改革,但從目前辦賽效果來看,他們依舊需要一個專業的策劃團隊或者合理的比賽規劃。
難點
影響力有限場地難保證
除了自主辦賽的困難,北京大學生圍棋聯賽在各學校的影響力也遠遠不夠。
在北工大、北理工聯隊對陣農大的比賽中,比賽被安排在北理工的主場進行。根據比賽的流程,承辦主場第一件事情就是借教室作為比賽場地。當天的比賽被安排在學生活動中心進行,雖然場地不正規但起碼有了下棋的地方。
一些時候,學生們會遭遇借不到教室的窘境。“有的時候我們就會借不到教室,比如學校老師嫌這件事很麻煩,就不會批給我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