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陽師范學院幾名同學向記者反映稱,他們獲得的獎學金必須依照學校的“慣例”,拿出一部分做班費,如果是大四的學生,就需要把全部獎學金都“貢獻”出來。記者詢問了多個院系的學生,發(fā)現(xiàn)各個院系抽取的比例不盡相同,有的院系高達80%。據(jù)了解,省內(nèi)多所院校也有類似情況。
針對獎學金被“抽成”,有人認為錢用到了集體活動中,無可厚非,有人則認為錢屬于個人,不應上交。針對此事,你怎么看?
爆料
大四學生獎學金要全部上交
幾天前,信陽師范學院各個院系都陸續(xù)發(fā)放了本年度的獎學金和助學金。該校某學院的大四學生小李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獎金是5000元,而且錢已經(jīng)打進了他的賬戶。按說這是值得高興的事兒,但是小李心里很糾結,因為他接到了班干部的通知:這5000塊錢獎學金應該全部拿出來,充作班費。
“獎學金拿出來當班費是‘慣例’”,小李說,在他們學校,獎學金一直都不是個人說了算。大一到大三,個人的獎學金會被要求拿出10%—20%來做班費,到了大四,所有同學的獎學金都要全部“貢獻”出來。小李說,獎學金抽成做班費的事老師也知道,有些班在開會討論獎學金抽成多少的時候,班主任也會參加。但對于這件事,小李認為不合理。
據(jù)了解,不少高校也有類似情況,主要用途都是畢業(yè)前夕的班級聚會、合影留念等各種集體活動。
調(diào)查
有班級獎學金被抽走80%
記者隨后采訪了信陽師院傳媒學院、政法學院、體育學院和英語系等多個院系的學生,發(fā)現(xiàn)每個院系的獎學金、助學金的發(fā)放情況都不一樣,甚至同一個專業(yè)的不同班級也不同。
小雯是該校英語系一名大四的女生,她告訴記者,自己今年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需要向班里交1500元,其他獎學金都是抽10%或15%當班費,“大一的時候,班主任就已經(jīng)定好‘規(guī)矩’了”。而該校體育學院的一名同學告訴記者,他們班剛開過會,由班主任譚兵(音)確定了獎學金的發(fā)放。三個等級的獎學金分別是4000元、3000元和2000元,但最后一等獎只能拿到800元,二等獎拿600元,其余的都得上交。
這些抽走的錢都用來干什么了呢?小雯說,一般都用來組織班級活動,比如聚餐、春游等。大四因為臨近畢業(yè),有很多需要用錢的地方,因此大四的獎學金全部都要上交。上述體育學院學生引用其班主任譚兵的話說:“畢業(yè)聚餐1萬多,報教師資格證1萬多,各種活動加起來得5萬塊錢?!彼越衲甑莫剬W金被抽取的比例就高一些,幾乎被抽取了80%。
學生
錢沒有亂花,有人對此認可
在采訪中,同學們還向記者提到,每年都會有同學反對獎學金抽成,但是這個“規(guī)矩”從未被打破。
“大概是因為每年得獎的都是少數(shù)人吧?!庇型瑢W告訴記者,獎學金如何發(fā)都是班主任拿主意。而且,每個班誰能拿獎學金,也都是由班主任來定,如果有人提意見,班主任甚至會說自己可以把這個名額給其他人。
據(jù)了解,我省不少高校也有類似情況,這種做法妥不妥?大家也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同學認為,這些錢用在了學生的身上,沒有亂花,所以無可厚非。還有一些同學則認為,獎學金是自己刻苦學習取得的,是一種認可和鼓勵,是自己的錢,但是自己卻沒有完全的支配權,不合情理。有一位獲得獎學金的學生表示,大家都在一個集體里生活,自己也愿意為集體做“貢獻”,只是很反感這種“潛規(guī)則”。
校方
要求將獎學金抽取部分退還
記者隨后將這一情況反映給了信陽師范學院學生處副處長姜興周。姜處長說,此事學校并不知情,并明確表態(tài):獎學金、助學金從不允許被充當班費。對于參與抽成獎學金的輔導員、班主任,要“給予批評教育,該處分的給予處分”。
在昨天下午發(fā)稿前,記者了解到最新消息:信陽師院已經(jīng)給各個院系下發(fā)通知,要求各個院系、班級把抽成的獎學金、助學金全額退還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