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考老師表示,差點憋出內傷:
@Jiang啊還是老的辣:作為監考老師,看到學生答這道題,想笑又要憋著,我已經憋出內傷了……
封面新聞記者隨即聯系到了該校負責思修命題的胡騰老師,其表示出這道題的初衷就是看看學生們的“態度”。
“這是第一次嘗試出這樣的態度題,第一是測測同學們有沒有認真上課,第二也看看他們有沒有留心周圍的小事,培養他們注重細節的習慣。”胡騰介紹,在這學期思修的第一堂課上,各個班的老師都會作自我介紹,而且教學樓里也會貼有老師們的簡介和照片。“同學們只要認真上課多加留意,這道題就不會難。”
網友們也關心,要是真沒答對,這門課難道注定被掛?胡騰表示沒那么“可怕”,不可能以一題定“生死”。“我們發現一些學生認準了老師卻寫錯了名字,或者說有的同學其實學習態度很認真,就是不小心寫錯了這道題。一下子扣了41分,卷面不及格,但并不意味著這門課就被掛。”
胡騰告知,本學期思修課程的成績需要綜合考量,該卷面得分只占期末總分的百分之三十,而平時的表現和考核則占了百分之七十。
自己出題考自己,還有高校“神”考試
其實,到了期末,像胡騰這樣“別出心裁”的老師還有不少。
12日下午,武漢大學2017級人文科學試驗班的學生們迎來《中國古代文學》課的期末考試,在看到下發的“試卷”的那一刻,學生們卻發生了騷動——敢情這寫得滿滿的一張紙不是試卷,只是出卷說明,另一張白紙才是真正的試卷,至于題目么,請現場自己出。
既然是自己考自己,那出最簡單的題行不行?“不行!”授課老師魯小俊說,出題不能過于簡單,判卷時會酌情考慮難度系數。“比如,問司馬遷是什么朝代的、寫了什么書,這種不可以;問司馬遷是哪人,那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