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福橋、廣平橋、荷花池……7月14日,一幅嶺下版的《清明上河圖》畫卷在寧德市屏南縣嶺下中心小學的孩子們手中徐徐展開,這是福州大學電氣學院實踐隊為當地孩子們舉辦的夏令營活動的一項內容。
白紙加上油畫棒,孩子們用豐富的想象力在紙上畫出七彩的嶺下鄉,具有屏南特色的廊橋、當地特有的荷花池、孔雀基地等。據記載,廊橋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虹橋盛行于北宋時中原地區,以汴水虹橋為代表。汴水虹橋留在了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中。而這次手繪嶺下鄉版《清明上河圖》中,孩子們用自己的創意畫出七彩的廊橋,“七彩的廊橋更漂亮”孩子們說出自己心中可愛的想法。
活動負責人汪子新介紹,手繪畫卷的目的是讓孩子們認識到自己家鄉的美麗,“同時希望他們認識到家鄉的廊橋是歷史的財富,能夠好好的保護廊橋。”
據悉,這次手繪活動是實踐隊為弘揚當地傳統文化做的第一步,接下來還將進行《印象嶺下》的拍攝以及當地宣傳明信片的制作。(校通社大學生記者 林祥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