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校方昨天透露,廈大“嘉庚號”科考船向全球拋出橄欖枝,“海選”招募船長及船員。
廈大海洋與地球學院副院長王海黎告訴記者,這個船長的招募要求似乎不高,卻又很高。“不高”的理由是,條件并不苛刻:需要跑遠洋,有獲得認可的證書,有豐富的海上工作經驗,如果能有特種工作船、科研船工作經驗就更好。“很高”的理由是,目前已有很多意向人選,每位都相當優秀,但校方仍想面向全球繼續“海選”,優中選優。
企業要向“嘉庚號”捐贈的船用磁力開關防搖椅樣椅。(通訊員 簡熠婷 攝)
“嘉庚號”效果圖。
已經為這艘船“潛伏”了4年的“嘉庚號”首位船員,終于在昨天亮相。他叫熊全銀,是輪機長。畢業后,他就在知名航運企業跑了15年的遠洋航線,從實習生成長為輪機長。4年前,廈大校方為這艘科考船發布了招聘信息,他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輪機長。這也是“嘉庚號”的第一位船員。大家都叫熊全銀“老軌”,這可是尊稱,輪機部的晚輩們只能叫“二軌”“三軌”。為啥船長還沒招,反而輪機長早早就招來了?王海黎解釋,這是遵從國際慣例,輪機長主管船舶一切機械設備的運行和檢修,是個很重要的角色。往往在船舶還未開建,就先把輪機長確定了,輪機長要全程參與科考船的建造認證。熊全銀說,“嘉庚號”擬配備18位船員,目前確定的船員有3人。
相關新聞
為科考船量身打造椅子
昨天,一場簽約儀式在廈大舉行。廈大海洋與地球學院和廈門三和超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簽約,企業要向“嘉庚號”捐贈“和”牌船用磁力開關防搖椅。
捐椅子?是的,椅子,而且是獲得授權專利的,專為科考船量身打造。它最大的好處就是防搖晃。有15年遠洋經驗的熊全銀說,科考船漂洋過海,可不像陸地四平八穩的,在海上縱搖橫搖,搖擺幅度非常大。很多設備可以固定在船板,但有些設施無法固定,比如椅子,鎖死了不方便。科考船漂洋過海搖晃起來,那椅子就會摔得稀里嘩啦。怎么辦?以往,船員只好用粗粗的繩子,把一張張椅子和桌子捆在一起綁嚴實。
兩年前,三和超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姜立平登上科考船“科學號”,看到那些捆綁得嚴嚴實實的椅子,他決定研發一種防搖椅子。昨天,經過兩年多研發,椅子試做出來了,正在繼續測試完善,擬在科考船舾裝時同步上船。椅子底部是一個磁力“大圓盤”,啟動開關,椅子就能通過磁力和船艙下的鋼板進行吸合與釋放,從而達到自由控制固定效果。熊全銀很開心,他笑稱“各種花樣捆綁終于可以在科考船上解放了。”
三大猜想
首航將前往哪里?
5月8日“嘉庚號”正式下水,即將滿月。它投用的時間表,也愈加明晰。
廈大海洋與地球學院副院長王海黎說,經過內部裝修、調試海試后,預計今年底前,科考船就能交付,從廣州的造船廠開回廈門。明年上半年,它就能服務于科考航次。自“嘉庚號”下水消息傳出后,人們就開始關注它的首航。昨天校方并沒有給出明確答案,但記者從多方了解到,目前已經有三大猜想。
猜想一,前往南海。因為廈門離南海很近,成行的可能性很大。
猜想二,前往西太平洋,也就是臺灣島東面。
猜想三,前往廈大的馬來西亞分校。盡管校方并未明確定義,但廈大師生、校友和坊間已經將這艘科考船稱為廈大的第五個校區,稱其為“移動校區”。如果首航前往馬來西亞分校,“移動校區”連接起國內國外兩大校區,這個意義很不一般。
首航會確定哪種方案,還是會有更多可能?王海黎笑言,這三種方案都具有可能性,但首航還要根據屆時的具體情況而定,目前還未有定論。(記者 詹文 通訊員 陳催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