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財經前沿論壇”走進貴陽,上海財大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財大EMBA資深授課教師于研做“解碼互聯網金融”專題演講。講座圍繞互聯網金融的特點、發展模式,互聯網金融給金融機構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及其監管難點與發展趨勢等核心問題展開。包括上海財大EMBA校友、貴州省各大金融機構及其他企事業單位中高級管理人員在內的約130名商界精英聆聽了該講座,活動現場座無虛席。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項新生事物,是時下經濟領域一大熱門,于研教授向大家剖析了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的內在關系。于研認為,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精神在金融行業的展現,同時,它又顛覆了傳統金融模式,加速了金融脫媒,是銀行革新的促進者。“互聯網精神具有開放、共享、自由、普惠、民主等特質,互聯網金融是在互聯網平臺上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交易,未來金融產品會簡單化,但金融的核心功能不變,金融契約的內涵不變,金融風險、外部性等概念的內涵也不會變。”
不過,于研教授指出,互聯網金融無法取代銀行,互聯網金融將朝金融互聯網過渡。“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和兩年前的信托一樣,是利率市場化讓工具攪局了,攪了整個金融體系的一個局。在看待互聯網金融問題時,大家一定要按照專業思維來看。”于研教授強調,第三方支付,P2P和眾籌之所以活躍起來,是因為中國加快了利率市場化,但是作為金融工具,它們刺激了證券市場和貨幣市場,監管部門就會加強監管。因此,在看問題時要從金融體系的四個核心主體(即金融監管、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工具)來看,將撬動它們發生微妙變化的利率分析透。
講座最后,于研教授分享了自己對于全球互聯網金融發展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她認為,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將代替傳統支付業務,人人貸將代替傳統存貸款業務,眾籌融資將替代傳統證券業務的三大趨勢。于研教授援引資料指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將遵循以下四大方向:由產品中心主義向客戶中心主義轉變;從經營方式謀變,實現傳統物理營銷渠道和互聯網營銷渠道的有機結合;從業務體系上謀變,實現聚焦各類商業品種的“金融超市”式的服務模式;從戰略導向上謀變,實現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以有益合作替代惡性競爭的關系。
于研教授兼具干貨與激情的講座獲得與會聽眾一致好評,活動隨著提問環節拉下帷幕。“于研教授的講座讓我意識到自身財經知識的欠缺,老師的講授令我有了學思結合的動力,也在無形中給了我學習的方向與方法。將金融學融會貫通于時下最熱門的經濟事件和案例中,對我們把握時代經濟脈搏、開展日常經濟管理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一位聽眾在會后不無興奮的表示,希望于教授日后能常去貴陽開講。
本次活動也是上財商學院“財經前沿論壇”與“貴州金融大講堂”兩大論壇首度合體。貴州金融大講堂由省政府金融辦會同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貴州銀監局、貴州證監局、貴州保監局及貴州大學共同主辦,定期邀請國內外知名金融機構高管、著名專家學者來黔,介紹國內外金融前沿問題、金融研究最新成果、國家金融發展戰略,研討區域經濟與金融發展、金融風險防范等重大問題。
上海財大商學院“財經前沿論壇”是由商學院打造的全國性系列論壇,以最受各界關注的財經前沿話題為切入點,在全國各地定期舉辦。在傳播前沿財經信息、弘揚商業文化的同時,也為企業家等高端管理者群體提供了相聚、交流、分享的平臺。近年來,該論壇除在上海舉辦外,已走進杭州、無錫、青島、廈門、成都、昆明、烏魯木齊、蘭州等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