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辯解
外界對網播量有認知誤區
電視劇流量造假的地下產業鏈確實存在,不過據此質疑單劇單日15億次的播放量,并認為播放平臺對此默許或合謀,將其納入黑色產業鏈的一環,視頻網站顯然并不服氣,大呼委屈。
“一個劇有兩億次的播放量,就覺得有兩億人在觀看這部劇,這是認知上的誤區,這兩億次播放量有可能只是由兩千萬人帶來的。”騰訊視頻產品技術部副總經理何毅進指出,在視頻網站行內,影視劇的播放量其實有兩個統計標準,其中大家常見的播放量次數是一種叫做“VV”的指標,它意味著只要用戶點開網站中的某個視頻,無論是自動播,還是用戶點擊按鈕播放,無論在手機端、PC端還是電視端,只要開始播了,就算一個“VV”播放量。何毅進解釋,“如果用戶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特別喜歡,他看了兩集就是兩個‘VV’播放量,他除了正片還看了趙又廷和楊冪的各種短視頻,可能加起來他一個人貢獻的‘VV’有10個。”
按照這個標準推算,單日播放量15億次的電視劇,其實并不意味著有15億人看了這部劇,而更可能是有1億人貢獻了15億的“VV”播放量。而58集、播放量過300億次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平均播放量單集過6億次,意味著可能最多1億人次的觀眾平均觀看過正片及花絮6次。對于4.4億人的全網視頻用戶總量來說,這一數字屬于合理范圍。以近期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為例,在超過40%的收視份額下,該劇在全網的視頻播放量截至上周四已達到136億次,單日播放量也超過10億次。
然而,不以實際觀看人數來統計,這樣的數據流量還有參考價值嗎?何毅進介紹,除了“VV”之外,視頻網站內部大多還會統計另一個播放指標“UV”,即獨立訪客的播放量,它意味著只要是同一個IP地址下的用戶,不管其是用電視、電腦還是手機觀看,都只會產生一個“UV”播放量(在實際統計中也會考慮到多人單IP的情況,一般會采用比較保守的比例進行統計濃縮,比如單IP最多對應3個UV),這就很大程度上擠掉了“VV”統計的水分,落實到了具體用戶數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