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續約會繼續的燦星公司,在2015年年末提前著手準備了《中國好聲音》第五季的宣傳及海選,然而沒想到談判破裂,這也令燦星公司陷入尷尬和被動的局面。
《好聲音》第五季被指侵權:海選中使用未經授權的商標 網絡圖
《好聲音》變身《新歌聲》
【《好聲音》第五季被指侵權:海選中使用未經授權的商標】去年,Talpa公司和唐德影視先后發起維權訴訟。先是Talpa公司在朝陽法院提起的這起300萬的維權訴訟,后唐德影視也在北京知產法院發起了商標權之爭,并提出索賠5.1億元人民幣。去年6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先行作出訴前保全裁定,禁止燦星方面使用包含“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字樣的節目名稱和相關注冊商標,而相關訴訟仍在繼續。
在此期間,《中國好聲音》第五季也先后進行了兩次更名,先是改名《2016 中國好聲音(sing!china)》,后最終更名《中國新歌聲》,logo中手持話筒的“剪刀手”也先是被改為金屬質感的“V”,到現在的手持五角星造型。而節目形式、舞臺設計等環節也都做了改動,最為標志性的“轉椅”環節則由“滑道戰車”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