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審批、誰負責,有糾紛推到教育上來”這一現象有望在南京成為歷史。日前,由南京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放心消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等部門指導,南京市各類社會培訓機構組成的行業自律組織——南京市社會培訓行業協會正式成立。這是全國范圍內首個對各類社會培訓機構實施全行業自律管理的協會組織。
“這是一個試水。”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潘東標表示,這是南京近年來推進社會培訓機構規范管理的重要節點,對今后進行“培訓地圖”、誠信評估、信息平臺建設等一系列動作具有奠基性的意義,有望扭轉社會培訓機構管理“九龍治水”現象。
2014年6月,經過長期、精心調研,南京市政府出臺《關于促進社會培訓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社會培訓產業發展以市場為主,將成立行業協會,通過行業自律進行規范化管理。
目前,在南京市登記在冊的社會培訓類機構達2000余家。以往,由于培訓機構登記、審批機關不同,在資質和管理問題上存在一些空白地帶。有了這一文件的支持,大量由公司主辦的經營性培訓機構進行了規范化工商登記,告別了“非法”身份,實現了“市場的行為交給市場,但必須嚴格自律”。(記者繆志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