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院士查房,制定手術方案
同胞的生命牽動著95歲黎介壽院士的心。"是個女孩子嘛?"上午9點半,黎院士一走進病房,看到小王后脫口而出。"還好嗎?當時暈倒了嗎?"黎院士俯下身子關切地問。"我當時站著,全身俯身抱頭。"小王回答。"爆炸時,自己感覺疼嗎?自己感覺到哪里受傷了 …… "黎院士很仔細地詢問受傷情況并小心翼翼地對小王進行腹檢。
"有什么不舒服跟醫生說,在床上少動,對損傷的內部情況不了解,怕彈片沒有固定好,活動的話增加更多的損傷,坐起來可以,如果感覺痛不要太勉強。"黎院士最后細心叮囑,然后迅速走出病房和醫生們討論起病情。隨后,黎院士又和身邊的助手反復確認了治療的進展和下一步手術方案。
傷情預計一個月恢復
"前期檢查缺乏系統評估,處理最大的難點是全身多處彈道的深度和數目,要盡快完善檢查,做好充分準備,預防感染!"丁威威介紹。據了解,小王收住院后,醫生第一時間進行床邊會診檢查,對局部切口進行換藥,發現由于爆炸傷合并異物污染,部分傷口已經有了膿液,針對這部分傷口后期將通過膿液培養結果明確抗生素治療方案。同時,在查體中發現,目前小王的傷口主要集中在四肢、臀部和背部。其中在膝關節腘窩位置有集中彈片傷,考慮到彈片周圍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這對于后期手術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預計最快個把月,小王的傷情能夠恢復。"丁威威說。
"要做好心理疏導,不能讓她心理上也留下創傷,要給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她感受到回家的溫暖。"院方介紹,他們組織心理專家對傷員進行護理,并撫慰家屬,讓他們解除心理上的壓力。
"祖國,讓我由衷地感到驕傲。"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小王含淚道,"雖然我是不幸的,遭遇了意外爆炸受傷,但祖國的關懷、救治的高效,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