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份,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平臺發起尋找百名“中國好少年”大型公益活動,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作為四川唯一合作媒體,在四川尋找10位“中國好少年”,講述他們的故事,關注他們的成長。
12月6日,崇州市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內,一頭利落的馬尾,17歲的宿瑤顯得有些稚嫩。在班主任周靜眼中,宿瑤是一位讓人心疼的姑娘。
宿瑤從小和父親、奶奶相依為命,父親因病在家休養后,15歲的她就扛起了家中重擔,靠寒暑假和周末去打工,為自己賺取生活費以及父親、奶奶的醫藥費。談及未來目標,她想得很簡單卻又很樸實:“想考上大學,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供養父親和奶奶。”
和父親奶奶相依為命 寒暑假外出打工養家
崇州市觀勝鎮青柳村一座普通農房小屋,就是宿瑤的家。如今,因為忙于學習和各項活動,她往往好幾星期才能返家一次。而家中,只有年邁患病的奶奶和精神不太好的父親。 宿瑤三歲時,父母外出打工,而母親在這次離家后就再也沒有回來。“從我記事起,父親的身體就不太好。”她回憶,那時父親大腿患有骨髓炎,再加上文化程度不高,只能通過做力氣活來養家。 深知父親的不易,宿瑤從小便是老師心中懂事的好孩子。14歲時,父親因意外導致右腳踝骨折,家中從那時起就失去了經濟來源。此后,不幸接踵而至,父親又被查出患有尿結石和乙肝,讓本就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 “我和父親商量,想趁寒暑假去打工。”父親患病后,宿瑤成為家中唯一勞動力。中考結束后的暑假,她來到家附近的元通古鎮找了一份工作。整個假期,她打工共獲得三千多元工資,全部交給了奶奶保管。在就讀高中期間,她省吃儉用,每個星期的生活費僅70多元。
為節約學費讀職高 希望考上理想大學
中考結束后,宿瑤考上了普通高中,但當她將高中錄取通知書放在父親面前時,卻對父親說:“爸,我想去讀技術學校。”
“家里當時光一年的醫藥費就要好幾千,根本支付不起就讀普高的費用。”為了節約學費,宿瑤選擇了崇州市職業教育培訓中心。
然而,打擊卻沒有結束。宿瑤上職高時,父親又因長期飲酒影響了大腦而神志不清。回憶這些,她眼眶不禁發紅,一旁的班主任周靜勸慰她:“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在周靜眼中,宿瑤是一個很有自尊心的孩子。“當初宿瑤進校時,學校就了解到她家中情況,提出為她減免學雜費,但她一直不同意,堅持靠自己打工掙錢支付學雜費。”到了高二下期,家中再次發生變故后,無力承擔學費的宿瑤才接受了學校的善意。
因為家庭困難,宿瑤也曾想過職高畢業后就直接上班,但這個想法卻被周靜否決了。“我告訴她,上了大學就有更多辦法,可以申請助學金,平時的生活費也可以靠打工來支付。”談到這里,周靜笑了,“實在不行,我還可以幫她付大學學費。”
周靜表示,宿瑤平時學習刻苦,成績名列前茅,在父親出意外后,雖因壓力太大有所分心,但成績仍列班上前五名。談及未來的打算,宿瑤的愿望很簡單:“我的目標是考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讀大學期間,能賺更多的錢給家里,幫助父親早日康復。”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 記者羅田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