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條“博士被詐騙85萬 稱泡在實驗室十年從不看朋友圈”的新聞走紅網絡,一度占據熱搜榜。廣州醫科大學女博士被詐騙85萬經過回顧 饒源資料
女博士接到離奇電話,竟被指控“涉嫌洗錢”
新聞中,在廣州某高校做科研工作的女博士饒源(化名)遭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5天。
1月6號下午5點,饒源接到一個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是經偵民警,表示饒源在北京開的一張招商銀行卡涉嫌洗錢,涉及金額128萬元,要她向警方說明情況。
饒源表示,電話在沒有斷線的情況下,轉接到一名男性,這名男性自稱是北京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員,他告訴饒源:“如果不是你,說明你的個人信息已泄露,你要找回所有的銀行卡和密碼。”
這名“工作人員”還提醒饒源,這個電話不要斷,如果斷了也不要回撥,這是錄音電話,系統會自動回撥。
饒源后來回憶到“每當斷線后,10秒之內就打過來了。”
這名“工作人員”不斷強調,事態十分緊急,要求饒源把銀行卡全部找回來。并且要傳兩份文件給饒源看。而隨后這名“工作人員”告訴她,在電腦上輸入一個IP地址,頁面彈出的是所謂的“國家案件資料庫”。
圖為假的“刑事拘捕令”(來源:廣州日報)
網頁彈出兩張文件,開頭寫著北京市人民檢察院,一張是“凍結管收執行命令”,第二張是“刑事拘捕令”。饒源的名字和身份證號都在上面。
不過文件蓋的紅印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最高人民檢察院”。但饒源并沒有留意這個印章有什么不對。“看到自己被通緝,直接就蒙了。”
神秘“高科長”變“救命稻草”
隨后,饒源接到一個來自北京的電話,對方自稱是“高科長”,要求饒源把錢匯入四個所謂的“國家賬戶”接受檢查,檢查完會還給她。饒源把取出的十幾萬元全部存入指定賬戶。
這位“高科長”告訴饒源,她可以在賓館休息,一會有檢察官來接這個案子。一名女性冒充女檢察官之后與饒源通話,她說相信饒源是受害者,但法官需要兩方面補充證據。一是不在場的證據,需要饒源去年12月29日的快遞簽收單、淘寶訂單。二是財力證據,因為據一名“銀行內鬼”指認,饒源因急需用錢才去洗錢。所以饒源需要通過其他渠道籌集128萬元,來證明自己不需要通過非法手段籌錢。她們雙方因此加了QQ進行聯系。
饒源和“工作人員”的聊天記錄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她說,如果能借到128萬打入‘國家賬戶’,就可以解除嫌疑。”饒源當時完全相信對方,甚至把對方當做救命稻草。
饒源隨后向哥哥和朋友借錢,又向網絡借錢平臺借錢,最終把85萬元打入四個“國家賬號”。當1月11日打入最后一筆25萬元時,她發現這些假的公檢法人員都聯系不上了,才發覺自己上當,并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