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便秘她用手去摳
丁小軍(化名)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因長期沒有父母管教,孩子平時很叛逆,嘴里一直臟話不斷。
“哪怕成不了才,也要讓他成人。”這是邵海霞接收的第二個孩子,也是她遇到的最難纏的孩子,“放學不回家,也不學好,我好好說也不聽,最后一記耳光總算把他打醒了。到六年級他考了第一名,也算是對我最大的回報了。”
洗衣、做飯、備課、教學……邵海霞每天都在重復著同樣的工作。邵海霞說,丁小軍長期便秘,少則三五天多則一個多星期都不上廁所,肚子脹得圓鼓鼓的,不時喊肚子疼,這讓她很揪心。“看到他大汗淋漓,都不能順利排便,我就用手幫他摳出來。”
1995年的一天夜里,她的另外一個“孩子”小夢(化名),突發急性闌尾炎,她連夜包車把她送到近100里開外的縣人民醫院搶救,孩子醒來后,哭著叫她“邵媽媽”。
小夢的父母因躲債,多年都不回家。自此,邵海霞這里就是小夢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