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涌泉
杭州大學77級中文系
現(xiàn)為浙大文科資深教授
看到作文題《路》心情復雜
錢報記者在查看老杭州大學的資料時,看到了一份77級新生名單。其中在中文系名單中,記者看到張涌泉的名字,編號是770184。目前在浙大人文學院任教的張涌泉教授看到當年的新生名單,他很是感慨,“一晃40年過去了。”
他回憶說,恢復高考那年,他22歲,正在浙江義烏的一個縣城中學當老師,而且還是代課老師。“不算正式員工,那時老師少,我要教語文、機電甚至音樂。”
他記得有一天,學校相熟的老師拿了份報紙興沖沖來找他,進門就大喊:恢復高考了!張涌泉還有點懵,拿過《人民日報》仔細看,才知道高考恢復了。“當時一瞬間,我就意識到,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來了,很快下決心參加高考。”他找來各種學習資料開始自學。幸虧一直在學校的關系,很多知識沒有落下。“心里沒底,就是想沖一把。”他記得當時學校里有3個老師決定參加高考,幸運的是,他們最后都考上了,很多年后,他們依然保持著聯(lián)系。
他說,當時全省考試前,縣里還要進行一次選拔考試,去掉基礎太差的人。“當時縣里的考試來的非常多,年齡相差很大,有十幾歲的,也有30歲的,縣里考完了通過之后就通知可以參加全省考試,當時距離考試只有兩三個月了。當年省里的統(tǒng)考也是在縣里考的,考了兩天,心情很緊張。”
他說,至今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語文的作文——《路》。“當時看到這個作文題目,心情很復雜,其實當年那次高考,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我們的人生道路,從此就走向了不一樣的方向,所以大家都拼命往這條路上擠。”
張涌泉說,當時他填報的志愿有杭大、浙師大等,“當時也沒多想,就想著能考上大學就行了,就想著離開小縣城。”
后來張涌泉在杭大讀書,遇到不少名師,之后就走上了學術之路。他說:“高考確實改變了我的命運。”
(原標題:浙大教授回憶77年高考:那張粉色準考證我還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