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大四學生吳步晨最近做了件“奢侈事”——花120元買下兩張相聲票。“這是我第一次帶媽媽出去玩,特意選的VIP(貴賓)票。”他說。
因腦膜瘤壓迫視神經、導致雙目失明的許春華,平日里最大的愛好就是聽相聲。“很慚愧,直到我來長沙讀書后,才攢夠錢給媽媽買了一臺二手收音機。”從11歲起便帶著失明媽媽求學的吳步晨,終于在22歲時攢足了帶媽媽出去玩的錢。
吳步晨1995年出生于安徽省巢湖市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母親在2006年被查出患有腦膜瘤,高額手術費讓小家庭不堪重負。
“我出去打工掙錢!”父親留下這句話后再也沒有回來。正上小學的吳步晨從那時起便開始獨自照顧失明、多病且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母親。
“母親每天都在哭。”吳步晨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十來歲的少年,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一邊為學業奮斗,一邊照料失明的母親。
2013年,吳步晨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南大學。長沙遠在千里之外,自己走了,母親怎么辦?
“絕不能留下媽媽!”吳步晨在學校附近租了間地下室安家。每天,他往返于家里、學校,為母親做好早、中、晚飯,并利用晚餐前后趕做家教賺取生活費,常常到晚上10點后才有時間做功課。
幾年里,吳步晨靠自己的“拼”和“省”,為無法出門的母親買來了二手收音機和電視機。“我陪媽媽的時間少,聽聽聲音,她就不那么寂寞了。”
母親看不見,在家里時刻面臨著危險,“尤其怕她觸電”。土木工程專業的吳步晨,在墻角設置了一根長繩,引導母親安全到達屋里的每個角落。
忙碌的吳步晨總是努力擠出零散時間學習,這個常常熬夜到次日凌晨2點才睡的大男孩,用拼搏換來了各種獎學金、榮譽稱號與表彰,以及多門學科競賽獲獎證書。今年,他以專業排名前10%的優異成績被保送到哈爾濱工業大學讀研。
“我挺感謝學校的。”吳步晨說,學校不僅減免了學費,還提供了一套免費的校內周轉房,多位任課教師也給予他經濟上的支持。
“美麗長沙文明地鐵志愿者”“岳麓區敬老院志愿服務者”……吳步晨將極少的空閑時間用于參加各種志愿服務,“把自己得到的溫暖傳遞出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下一站是哈爾濱。”吳步晨說,自己就是媽媽的雙眼、拐杖,無論到哪里學習生活,帶著媽媽是必須的。(本報記者 賴斯捷 通訊員 李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