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自己的論文是真實的,他自己曾多次重復實驗,但質疑聲仍不斷出現。不過,相關討論近來已從輿論關注走入正規的學術軌道。
11月11日,中國南通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自然》雜志子刊《細胞研究》上發表論文報告說,在斑馬魚模型上發現NgAgo技術可以做到“敲低”基因,但沒有發現這項技術有“編輯”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員說,由于研究對象不同,這項研究“并不能支持或者反駁此前韓春雨的實驗結果”。
11月15日,國際學術期刊《蛋白質與細胞》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關于NgAgo的疑問》的文章,由國內外多家實驗室的科學家聯合署名,文章對韓春雨團隊在論文中描述的實驗結果提出質疑,表示無法重復其實驗。同時,作者們也呼吁韓春雨團隊盡快澄清其中的疑點,提供更詳細的實驗資料。
《自然》雜志網站的報道提到,《自然·生物技術》編輯部現在仍在調查這一事件。《自然·生物技術》編輯部8月初曾發布聲明稱,鑒于韓春雨論文引發的巨大爭議,將按照既定流程來調查此事。這篇新聞報道中也說,《自然》的新聞團隊與《自然·生物技術》編輯部是相互獨立運作的兩個團隊。(記者張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