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藝助力登封中岳廟會
“糖葫蘆、古玩字畫,糖人兒……”,考察組剛剛走進中岳廟前,叫賣聲、吆喝聲亂成一團,當地的小販將自己制作的各種小飾品,土特產都拿到廟會現場販賣,在這里還可以淘到長命鎖、玉如意、寶葫蘆、香袋、避邪劍、生肖石等傳統紀念品,在美食方面品嘗到鐵板炒涼粉、水煎包、羊肉湯、燴面、登封燒餅、道口燒雞、牛肉湯、胡辣湯等河南各地的風味小吃。
“這才是真正的千年廟會,各地相親父老把看家本領都拿了出來,真是讓我們開了眼界。”各地香客邊用相機拍照,邊發出感嘆。在廟會的四周草地上,幾位評書藝人在說唱河南評書,周圍圍滿了前來觀看的老百姓們。
“我是登封本地人,是河洛大鼓的第六代傳承人,也是河南省文化廳批準的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在廟會現場的西北角,一名大鼓說唱者在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身世,原來,這位非物質文化遺產河洛大鼓傳承人叫郝總善,從14歲開始學習河洛大鼓,并在全省各地進行表演,現在已經70歲的他已經培養了眾多的弟子。
“河洛大鼓很難唱,特別是在農村唱的難度更大,很多青年不愿意聽我們說唱,他們心里太浮躁,所以我編寫了《尊老愛幼十大勸》,希望能夠唱給那些不喜歡傳統文化的青年們。”說起自己學習河洛大鼓的心路歷程,郝老先生一臉的惆悵,一開始學習時由于資金有限,只能自己攢錢買樂器,在心里難受的時候一直能往肚子里咽。
在大家的簇擁下,老先生為現場觀眾表演了自己創作的《尊老愛幼十大勸》,贏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