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注意到,7月28日,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了一篇來源《三峽日報》的文章。文中提到,記者7月27日從宜昌市教育局了解到,近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管理的通知》,對減輕中小學生校外培訓負擔進行了明確規定。這些規定中包括:未經教育部門批準,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以家教、咨詢、文化傳播等名義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培訓業務。
此前的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正式公布。意見中明確,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同時,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不得組織學科類培訓”消息一經公布,就有網友反映,朋友圈及一些小區內已有人開始發布“家教”相關廣告。與之同時,還有家長擔心,有條件的家長會用更高成本去請家教為孩子補習,而沒條件請家長的孩子會與之差距越來越大。
可見,湖北宜昌“未經教育部門批準,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以家教、咨詢、文化傳播等名義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培訓業務”的規定正是劍指家長憂慮之處。
此外,對于家長擔心的校內在職教師“課上不講課下講”、私辦有償培訓班等問題,教育部門也已“出手”整治。
7月27日,據安徽網報道,安徽黃山一教師在豪華別墅有償補課,被黃山市教育局現場查處。
7月28日,據澎湃新聞報道,浙江金華市教育局查處兩起教師暑期違規補課,三名教師被處理并調離原校。
同在7月28日,教育部官網公布《關于開展中小學有償補課和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該通知表示,將面向全國中小學校和教師開展為期九個月的有償補課和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問題專項整治,以有效遏制中小學教師“課上不講課下講”“組織開辦校外培訓班”“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同家長搞利益交換”等突出問題,治理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并探索建立師德師風問題線索處置、違規問題查處、典型問題通報等制度。(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