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西萍鄉(xiāng)農商銀行為催收助學貸款,公布了一批大學生名單,引發(fā)巨大爭議。該行公布了141名貸款逾期學生名單,包括姓名、學校、逾期金額、住址等信息,其中逾期金額最低的不足10元。
律師表示,在銀行和借款人的合同有約定時,此舉不構成侵權。
銀行公布助學貸款逾期學生名單
最低逾期金額3.47元
8月15日,江西萍鄉(xiāng)農商銀行在其微信公眾號發(fā)布文章,稱該行有一批安源、湘東大學生助學貸款逾期未還,同時公布了逾期學生名單,并呼吁“如果你看到有認識的朋友在其中,請趕緊提醒他盡快還款!”
根據(jù)該行公布的名單,截至2018年12月21日貸款逾期學生共計141人,其中安源區(qū)82人,湘東區(qū)59人。值得注意的是,該行還公布了學生的姓名、高校、逾期金額、住址信息。名單中大部分是江西本地高校的學生,例如江西師范大學、南昌大學等,也有少部分如廣東、湖北、湖南、河北、山東、四川等外地高校的學生。
名單顯示,大部分學生的逾期金額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之間,金額最高的一名學生逾期11890.96元,其余所有人逾期金額均在1萬元以下。有16名學生的逾期金額在100元以下,其中最低的一名學生僅逾期3.47元。
在文章中,江西萍鄉(xiāng)農商銀行強調了不及時還款對學生未來的影響,稱從畢業(yè)當年的9月1日起不再享受政府貼息政策,每年12月21日請按時交納貸款利息,到期及時償還貸款。該行列舉了5種逾期后果,包括違約信息載入個人征信系統(tǒng)、影響個人信貸、違約信息至少保留5年、嚴重將進入失信人員名單、承擔法律責任等。
國家助學貸款是高校學生資助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國家助學貸款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生源地助學貸款,開學前在戶籍所在地縣級資助中心申請辦理;另一種是校園地助學貸款,是大學生入學以后在學校申請辦理。從萍鄉(xiāng)農商銀行的介紹來看,此次催收通知針對的應為生源地助學貸款。
生源地助學貸款主要由國家開發(fā)銀行等金融機構發(fā)放。2016年1月,江西省教育廳、江西省財政廳、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江西銀監(jiān)局關于印發(fā)《江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實施辦法》,江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由國家開發(fā)銀行江西省分行和江西省農村信用社聯(lián)合社(現(xiàn)江西農商銀行)向符合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讀學生發(fā)放。而萍鄉(xiāng)農商銀行為江西農商銀行的成員行。
銀行是否侵犯隱私?
律師稱有合同約定時不侵權
江西萍鄉(xiāng)農商銀行此舉引發(fā)了較大爭議。社交網絡上網友的觀點分為兩派,一方支持銀行的行為,認為借錢就應該還;另一方認為銀行公布學生信息的行為涉嫌侵犯隱私,學生可能是無意中發(fā)生了逾期。
網上發(fā)起的關于此事的投票,共8.1萬人參與,其中5.2萬人支持銀行,占比約64%;2.4萬人不支持銀行,占比約30%。有網友表示,“如果提醒了依然不還,這個做法就沒太大問題。但如果沒有提醒聯(lián)系過就直接公布的話,就很不妥,至少那個欠三塊多的肯定是誤傷。”
8月18日,江西萍鄉(xiāng)農商銀行微信公眾號已刪除此前催款的文章。
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是否侵權主要還是看銀行與借款人之間的協(xié)議中是否有公開信息這一條款。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發(fā)言資料顯示,助學貸款逾期管理中確實有關借款人承諾被公開信息的內容,所以在合同有約定時不構成侵權。
“這與央行規(guī)定的保密原則不沖突,金融機構在客戶正常交易中確實負有相關職責,但逾期客戶在借貸協(xié)議中進行了權利讓渡,該事實發(fā)生時,公布相關逾期人信息屬于合法救濟手段。”
根據(jù)2000年央行公布的《中國人民銀行助學貸款管理辦法》,高等學校在讀學生申請助學貸款要按規(guī)定填寫借款合同,承諾離開學校后向貸款人提供工作單位和通訊方式,承諾貸款逾期一年不還,又未提出展期,可由貸款人在就學的高等學校或相關媒體上公布其姓名、身份證號碼,予以查詢。
另據(jù)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教育部、國家稅務總局2001年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國家助學貸款業(yè)務發(fā)展的通知》,各經辦銀行應以學校為單位,在公開報刊等信息媒體上公布助學貸款違約情況,對不講信用的借款人姓名、身份證號及違約行為公開曝光。
國家開發(fā)銀行助學貸款規(guī)定,開始償還利息后,如當年12月20日未能及時還款,將被視作貸款逾期。開始償還本金后,還將對逾期本金計收罰息,罰息利率為當期利率的130%。
同時,未按約定還款,連續(xù)拖欠超過一年且不主動與縣級資助中心聯(lián)系的同學,按照借款合同約定,國家開發(fā)銀行及縣級資助中心有權在不通知本人的情況下,在新聞媒體和網絡等信息渠道上公布姓名、身份證號碼、畢業(yè)學校及違約行為等信息。
類似事件也有先例。2007年,中國工商銀行廣東分行和北京分行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上公布了欠款逾期一年的學生名單,公布信息包括貸款發(fā)放年份、姓名、違約月數(shù)、欠款本息數(shù)。
學生:有意違約的不多
大部分是對政策不了解
一名曾經辦理過助學貸款的學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大部分未能及時還款的學生,主要是因為對助學貸款相關政策不太了解,“故意不還的我覺得不多”。
該學生表示,助學貸款的期限比較長,畢業(yè)之后才開始還款,有一些學生換了手機號,沒有收到還款信息;還有一些學生只貸了一年或者兩年,到畢業(yè)還款的時候容易忘記。
國家助學貸款期限為學制加13年,最長不超過20年。貸款標準是本專科生每人每年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不超過12000元。自畢業(yè)(或結業(yè))當年9月1日起,學生開始償還利息,還款日為每年的12月20日(最后一年為9月20日)。畢業(yè)后3年為還本寬限期,只需償還利息,無需償還本金,第四年起開始償還本金和利息。
國家助學貸款的一大特點是有財政貼息。根據(jù)2015年教育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jiān)會發(fā)布的《關于完善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若干意見》,國家助學貸款利率執(zhí)行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公布的同檔次基準利率,不上浮。借款學生在讀期間的貸款利息由財政全額補貼。借款學生畢業(yè)后,在還款期內繼續(xù)攻讀學位的,可申請繼續(xù)貼息。
另外,助學貸款還有針對特定群體的政策,比如應征入伍、到中西部地區(qū)和艱苦邊遠地區(qū)基層單位就業(yè),都有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政策。但由于學生和學校相關工作人員對政策文件不了解,可能耽誤還款。
一名國防生表示,他在學校上完兩年學以后去了部隊,回來后不久發(fā)現(xiàn)銀行卡有欠款,就立即補上了欠款,但多還了三百多塊的利息。他曾向學校負責學費補償貸款代償?shù)牟块T咨詢,當時工作人員稱國防生的助學貸款是由學校還款,“可能他們對這方面的業(yè)務也不太了解。”
他還表示,他有一位同學以為是學校還款,一直沒有還款,到參加工作買車時才發(fā)現(xiàn),貸款已經逾期了三年,不僅需要支付罰息,逾期信息還被記入了央行征信記錄,此后的車貸、房貸均受到限制。
有高校招生老師表示,現(xiàn)在助學貸款還款方式較為方便,在支付寶上就可以還款,支付寶中有國家開發(fā)銀行助學貸款服務號,可錄入借款學生身份證號碼進行還款。
新京報記者 顧志娟 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