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閆閣在北京實習期間照片。本人供圖
“每天趕路雖然很累,但是通過實習學到的東西遠比受累多”
“實習是學以致用,并將在學習中沒有遇到過的困難克服再予以進步,實習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相互學習,相互進步。”這是閆閣在2017年暑期實習后的寫下的一段感受。
2017年7月,閆閣從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書法專業走出校門,來到了北京實習,在一家新聞媒體負責編輯工作。
“之前覺得實習并沒有那么難,不就是去學習、成長的嘛,去了才發現并不是那么簡單,工作、房子、吃飯、趕路都很難,有一大堆未知的是等著我去處理。”閆閣惆悵地說著。
當時的她剛剛結束了大一的課程,又遠離家鄉來到北京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剛去實習因為不懂北京的路,第一個星期將房子訂到了六環。
還好有一起實習的朋友作伴,每天早上她們6名實習生5:30就要起床,洗漱吃飯趕地鐵,將近兩個小時的地鐵路程,外加4公里的步行路程和地鐵歪歪扭扭的換乘,遇到早晚高峰差點把手機掉進地鐵站臺下。
“每天趕路雖然很累,但是通過實習學到的東西遠比受累多。”這是實習結束后閆閣經常對身邊朋友說的一句話。“在實習期間,朋友之間相互照顧,實習的日子過得非常愉快。”
實習的那段日子過去了,但那些心酸依然不會忘記。實習時,閆閣不僅要做編輯的工作,還要出選題采訪。每每好不容易收集的選題、定好的標題、寫好的采訪,隨時都可能會因為不合適或者不符合主題而被斃掉,然后重頭再來。腦子里的東西更是擠了又擠……不過幸好有一起合作的伙伴和耐心知指導的師兄們,也就圓滿解決了。
“夢想這個東西就在眼前,說不定就實現了。”閆閣來實習前定下的小夢想就是學到關于寫稿的技巧,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現在她實現了,還獲得了在學校學不到的實踐經驗,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為以后走出社會打好了基礎。
圖為李曉輝在實習單位門前合影。本人供圖
“實習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工作越深入越覺得自己懂得太少”
今年7月18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控制科學與工程2016級碩士李曉輝入選了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大學生實習計劃,來到了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實習。
李曉輝的工作是對大量公文及相關工作材料進行收發、登記整理、校對、排版以及打印等,同時作為科技發展處(綜合處)的一員,負責司與局之間、司與司之間、司內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工作等。正是這些工作,讓他充滿了壓力與動力。
工作中的他一直是細心再細心,避免出現差錯,確保每項工作都能保質保量完成。李曉輝說,實習他是抱著學習的態度,隨著工作越深入越覺得自己懂得太少。希望踐行“惟真惟實”的石大校訓,把良好精神面貌展現出來,通過實習,見識到更多,學習到更多,去幫助更多的人。
來中國氣象局的幾日,他逐漸了解了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的運轉狀況和工作作風,見識到了很多在學校見不到的東西。每天的工作繁忙、節奏緊張但秩序井然,也讓他明白堅持規范嚴格的程序、嚴謹細致的態度、忙而不亂的作風是做好每一項工作的重要前提。
談及到實習單位,他表示,那里就像一臺高效運轉的大機器,每個部門、每個人都作為這臺機器上必不可少的一環,有條不紊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扎實的工作作風、嚴謹的條法邏輯、高效的運轉機制以及精準的服務理念是印象最深的。
領導同事更是關懷備至,不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中,總是盡可能把能教給李曉輝的,全都耐心告訴他,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樣很親切。
李曉輝說,一份最簡單的文件,需要多人反復推敲查驗以確保準確無誤。從這兒發出的文件,往往都是要面向全國的,出現一丁點兒差錯可能會牽一發動全身。“因為所涉及的都是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職責,所以工作從來不敢馬虎。”
“實習可以作為從學生到工作的一個過渡,希望盡可能多學到點真本領。綜合素質可以得到提升,豐富自己的工作經驗。”這是李曉輝實習十幾天的感悟。(記者 李華錫 見習記者 耿立君 實習記者 徐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