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日前對外正式發布,2018年地球一小時(中國)主題為“開啟我的60+生活”,熄燈儀式時間為3月24日20:30。
今年是“地球一小時”進入中國的第10年。60+的概念由WWF提出,60+生活方式,是指任何對自然環境友善,對節能減排有益,有助于推動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活行為方式。
在2017年發布的《可持續生活指南》基礎上,2018年“地球一小時”聚焦與公眾生活密切相關、能呼應當代嚴峻環境問題的議題,提出5個領域、20種具體的綠色行為方式,倡導公眾積極轉變生活方式。包括:
減少塑料:購物自帶環保袋;不用塑料吸管;少用塑料包裝;不買含聚乙烯等成分的洗化品。
綠色消費:選購環保認證產品;理性購物;適度點餐不浪費;拒絕購買野生物制品。
減少一次性用品:外出自帶水杯;常備環保餐具;隨身攜帶手帕;旅行自帶拖鞋和洗漱用品。
綠色出行:短距離選擇步行或騎行;優先選擇公共交通;選購低碳車;選擇乘坐火車旅行。
循環利用資源:垃圾減量分類;再生資源回收;閑置舊物捐贈;電子設備以舊換新。
以塑料垃圾為例,為推動塑料垃圾等環境問題的解決,2018年地球一小時推廣期間,WWF將攜手合作伙伴,通過商超、酒店、餐飲、外賣平臺、電商平臺、互聯網媒體平臺、社區、校園等渠道,將“減少塑料”等5種60+生活方式、20種綠色生活行為在生活應用場景中零距離地傳遞至公眾,并將以地球一小時活動為起點,持續、有效引導公眾意識和行為的轉變。
新聞背景
關于地球一小時:地球一小時是由WWF發起,全球規模最大的環保公益運動。“地球一小時”活動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亞的悉尼展開,一下子吸引了超過220萬悉尼家庭和企業參加;隨后,該活動以驚人的速度迅速席卷全球,覆蓋現已超過180個國家與地區,7000多個城市,吸引了數億名支持者。地球一小時呼吁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個星期六20:30-21:30期間熄燈一小時,以此來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以及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思考,并用行動表達支持。
公益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