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中,“陽光入學”無疑是亮點,不過對于這一提法,不少教育界人士表示“想實現,比較難”。《規定》指出:“各地要在大力推進義務 教育均衡發展的同時,嚴格實行免試就近入學,招生不依據任何證書和考級證明。實行信息公開,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利用網站等多種方式向社會公開每所小學和初 中的招生計劃、范圍、程序、時間和結果,積極推行統一的網上報名招生。”
“陽光入學最關鍵的就是‘消滅’擇校,如果學校把所有的招生計劃和范圍都公布,那對控制‘條子生’肯定有用!”聽說教育部新規,在企業工作的戚先生表示很贊同。“擇校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不過對于這一舉措,不少業內人士卻表示“操作困難”。“首先,要公布招生計劃、范圍、程序、時間和結果,這談何容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南京 知名小學校長告訴記者,招生形勢每年都在變化,學校的招生計劃要每年調研完才能制定。現在名小學的二手房活躍得很,有時候學區生會一下冒出好多來,學校也 會措手不及。“擇校是一個社會現象,有復雜的社會背景,不是一公布就能解決問題的。”
另外對于“小學推行統一的網上報名招生”的提法,采訪中,多位小學校長表示“想法很好,操作很難”。“小學報名時要經過資格審定,比如房產證、 戶口簿、居住地等等,十分復雜,還會存在掛戶口、作假等各種問題,學校必須要現場審核通過。特別是名小學,這方面的壓力更大。如果實施網上報名,根本無法 識別,報名工作會問題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