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2017“京港青少年科技創新交流營”圓滿閉營。經過六天的科技創新體驗、實踐和交流,京港同學們碩果累累,收獲頗豐。北京市政協副主席趙文芝,香港北京交流協進會副會長杜家駒,香港北京交流協進會秘書長梁宏正等嘉賓出席閉營儀式。
閉營儀式上現場領導、專家為同學們頒發了獎品。
“我很高興再次來到交流營現場,通過跟同學交流,知道你們在六天的活動里一同生活,增加了創客方面的知識,了解了中國的歷史文化,也收獲了與老師同學之間的情誼和友誼”梁宏正在致辭中肯定活動意義并表示感謝。
趙文芝為交流營點贊,它架起了京港兩地青少年的學識、友誼、創新之橋。共同的生活也給京港青少年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科技強國,少年強祖國才強,希望同學們擔當起強大祖國,復興中華民族的神圣使命!
閉營儀式上,交流營營員分10小組,各自分享了所見所感所想。“在迷宮穿越中,我一開始想盡可能把迷宮設計復雜,讓別人花長時間才能走出來。直到我作為評委,為同伴打分,我才理解這個環節的用意,其實更希望我們能擁有科學的嚴謹性,實踐的掌控力。這也是今后需要注意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的更遠”第七大組潞河中學吳彥澤有感而發。
在交流營閉營儀式前,特別設置了一個環節:每一個小組由團隊合作共同制作了一個展板,形成合作作品以此來呈現大家一起共度的6天。該環節邀請到了北京市政協常委李煥喜,北京市政協原副秘書長朱爾澄等嘉賓為成果進行逐一評審。
談及京港青少年創新創意的區別,朱爾澄表示:“孩子們都非常有創意,京港的孩子們水準不分高下。從特點上,也難分辨這些作品出自兩個不同的教育體制,都注重從實際中發展創新思維。京港青少年科技創新交流營是一種良好的交流形式,有限的交流引發無限的思考,有利于兩地的教育工作者進一步進行人才培養。”
據了解,在此次交流營中,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組織京港兩地青少年同吃同住同實踐,開展架起心橋、投石機、迷宮穿越、巧妙搭建等合作共創項目,以及“模擬探案”、月球基地、綠色智能建筑等創新體驗項目;動手體驗陶藝、宮廷山、扎染等不同形式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讓營員們近距離感受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底蘊。
北京市政協常委,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辦公室張毅主任帶領其團隊在此次交流營的北京營員組織、活動項目策劃實施等方面全程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市政協的高度肯定。 (記者熊旭 實習生方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