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19日電 (記者杜燕)北京市第二十屆學生藝術節市級展演活動正式拉開帷幕,覆蓋全市16個區及燕山地區1600余所中小學校約130萬學生,在舞蹈、器樂、合唱、戲劇、管樂、室內樂等中展現自我。
今天,記者從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了解到,由其主辦的北京市第二十屆學生藝術節市級展演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屆藝術節涵蓋舞蹈、器樂展演,民族韻律操、校園集體舞展示,舞蹈精品節目巡演,舞蹈工作坊,藝術教育科研論文報告會等內容,活動貫穿全年,將覆蓋全市16個區及燕山地區1600余所中小學校約130萬學生。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藝術節在諸多方面體現公平與普及,如在項目設計上,增設了受眾面更廣、門檻更低的校園集體舞展示,讓更多沒有舞蹈基礎的學生展現自己的風采;在組別設置上,舞蹈展演新增了小學1-3年級組,讓低年級的學生有更多機會感受舞臺魅力,享受舞蹈樂趣;在組織觀摩上,將讓更多學生來現場觀摩,開闊眼界,多一次機會走進藝術之門,離培養1門藝術愛好的目標更近一步。
在公平的基礎上,優質資源傾斜、多元主體共享是本屆藝術節的另一特色。負責人稱,在組織模式上,由北京學生活動管理中心、西城區教育委員會、朝陽區教育委員會共同承辦,承辦的區教委發揮資源優勢,既細致分解工作任務,又提高工作效率;在項目策劃上,舞蹈精品節目巡演將優秀的資源集中送進郊區,更快實現均衡目標;在群體參與上,舞蹈工作坊旨在引導學生、家長、教師共同參與,在舞蹈互動中實現學校、社會、家庭的多方聯動。論文報告會注重藝術教師在實踐中提升理論高度,在理論指導下完善實踐。在文化傳承上,增設了民族韻律操展示,將優秀的民族文化用現代舞蹈編創,由學生集體展示,實現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器樂展演中,鼓勵演奏中國作品,讓學生切身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負責人表示,藝術節倡導展演文化,注重活動過程育人的理念。從報到、候演、擺臺、觀摩等各個環節的要求,首次以“三字經”形式提出,并在展演中評選“精神風貌獎”。
據悉,北京市學生藝術節作為面向全市中小學生的藝術文化品牌活動,近三十年來,一直堅持“立德樹人”的育人宗旨,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次、分類別地組織了包括個人項目、集體項目在內的形式多樣的展演,舉辦了合唱、舞蹈、室內樂等項目的培訓和交流活動,讓更多學生在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