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考試
(一)考試時間于6月7日至8日進行,具體考試時間如下:
(二)考試科目。
文史類考生考語文、數學1(適用于文史方向)、外語、綜合1(包括政治、歷史、地理);理工類考生考語文、數學2(適用于理工方向)、外語、綜合2(包括物理、化學、生物)。
語文、數學、外語試題滿分各為150分;綜合1和綜合2試題滿分各為300分。各科累計總成績滿分為750分。
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綜合1、綜合2均由教育部統一命題。命題依據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進行。各級考試機構和高校要按照教育部、中殘聯印發的《殘疾人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管理規定(暫行)》(教考試〔2015〕2號)要求,為殘疾人平等報名參加考試提供合理便利。
(三)高考試題(含副題)、參考答案在本科目考試啟用前為絕密級。評分參考啟用前為絕密級,自啟用時降為秘密級,保密期限為5年。評卷過程中制定的評分細則按國家秘密級事項管理。考生作答后的答題卡在成績公布前按國家秘密級事項管理。掃描后的考生答題卡保存期為考試成績公布后6個月,期間僅限工作使用。
(四)考點應設在縣級(含)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若因特殊需要增設考點,須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批準。所有考點均需達到標準化考點的要求。考試的具體組織實施另文下達。教育部授權有關高校組織的考試一般在標準化考點舉行,確需安排在室外或其他場所的,應配備身份識別、防作弊和考試監控等功能設備。
(五)報考外語或有外語口試要求專業的考生須參加外語口試。外語口試工作由各市招生考試機構負責組織,口試內容與時間由各市自行確定。口試成績須于7月3日前報送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六)各級招生(考試)委員會要加強考試管理,認真選派和培訓監考工作人員,加強對考生的思想教育和考風考紀教育,采取得力措施,嚴防高科技作弊,堅決杜絕群體性舞弊行為。對考試中發現的違紀舞弊案件,各地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遷就。考試期間,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將向各考區派遣統考檢查組,監督檢查考試組織情況,對因管理不善或監考人員不負責任造成考場紀律松懈、出現作弊行為的考區、考點,追究有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情節嚴重的取消下一年度考點設立的資格。
八、評卷與成績匯總
高考評卷工作在省招生考試委員會的領導下,由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負責組織管理,各評卷點負責具體實施。
所有科目的主觀題卷部分均采取網上評閱的方式。
評卷員實行聘任制。有關高校和各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推薦評卷員并嚴格審核把關,推薦的評卷員經評卷點審查合格后由山東省招生考試委員會頒發聘書。
各評卷點要加強對評卷工作的領導,成立評卷點和學科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各職能部門。各學科要提前做好評卷的準備工作,落實評卷場所和工作人員,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案。要加強評卷質量檢查力度,嚴把質量關,確保安全、按時、優質完成任務。
高考評卷是一項為國家選拔人才的關鍵性工作,是有關各方應盡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各市教育行政部門、各高校要從大局出發,積極予以配合和支持。參加評卷的次數、評卷質量和工作態度,可作為單位考核教師業務水平的重要內容。
成績數據匯總由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統一組織,具體要求另文下達。
考生高考文化課成績于6月25日前公布,考生對成績如有疑問,可于成績正式公布次日起3日內,向考試地縣(市、區)招生考試機構申請復核,逾期不再受理。
九、錄取批次及志愿填報
(一)錄取分5批進行,即本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含高校專項)、本科普通批、專科(高職)提前批、專科(高職)普通批。
1.本科提前批。包括部分文理類高校及專業,含軍事、公安、航海類高校及專業,招收公費師范生、委培師范生的師范類專業,山東省屬高校招收公費醫學生、公費農科生專業,綜合評價招生試點高校及專業,部分高校的小語種專業,招收飛行學員的飛行技術本科專業,招收高水平運動員的高校及專業,其他提前批高校及專業;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高校及參照其招生辦法執行的其他高校的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部委屬高校和部分省屬重點高校的藝術類本科專業。
2.自主招生批。包括教育部實施的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專項計劃和自主招生(含高水平藝術團)的高校及專業。
3.本科普通批。除本科提前批之外的其他夏季高考文理類、藝術類和體育類本科高校及專業。其中藝術類又分為統考批(實行平行志愿)和校考批(不實行平行志愿)。
4.專科(高職)提前批。包括公安類專科高校及專業;直招士官生招生高校及專業;飛行技術專科專業。
5.專科(高職)普通批。包括高職院校專項計劃;除專科(高職)提前批之外的其他夏季高考文理類、藝術類和體育類專科(高職)高校及專業。
(二)志愿填報。
2019年繼續實行網上填報志愿。在普通文史、理工類和體育類的本科普通批、專科(高職)普通批全部實行平行志愿和分批次征集志愿,藝術類的本科統考批和專科(高職)批(經教育部批準可以進行校考的部分高校藝術類專業除外)實行平行志愿。
“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考生按文史類或理工類專科(高職)普通批填報志愿,考生投檔成績達到我省首次劃定的本科普通批錄取最低控制線下50分之內,由高校根據錄取原則擇優錄取并辦理專科錄取手續。
考生應根據體檢結論、報考類別和層次,結合高考成績,參照《填報志愿指南》中招生專業計劃或網上公布的缺額計劃、高校《招生章程》進行志愿填報。具備條件的考生可自行選擇地點上網填報志愿;如不具備條件,應屆高中畢業生可到原畢業中學填報志愿,往屆高中畢業生可到戶口所在縣(市、區)招生辦公室指定的地點填報志愿。考生填報的志愿信息以規定時間內最后一次填報(修改)為準。考生憑報名時自己設定的密碼和手機短信驗證密碼上網確認其填報的志愿信息,具有法律效力,無需進行書面簽字確認。考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填報志愿,提前或逾期均視為本次填報無效。因考生本人填報失誤造成的后果自行負責。
各縣(市、區)招生辦公室、有關中學要做好考生填報志愿的組織、宣傳和指導工作,向考生提供場地、設備、上網條件及其他必要幫助。考生填報志愿結束前不得將考生高考成績提供給高等學校。
各級招生考試機構、有關中學要嚴格執行填報志愿工作程序,進一步加強對考生填報志愿的信息服務,引導考生在全面掌握信息、綜合平衡的基礎上合理填報志愿。志愿必須由考生本人親自填報,學校和教師不得代填代報,更不得擅自修改。
各批次志愿及征集志愿填報的具體時間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另行通知,考生應及時登錄http://www.sdzk.cn查詢。
網上填報志愿網址為http://wsbm.sdz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