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9日訊 備受關注的2014年普通高考落下帷幕。昨晚7點,福建省教育考試院公布今年高考試卷和答案,本報第一時間發布,考生們可登錄閩南網查看高考試卷和答案。
今年的高考到底好不好考?考生們的反應是,理科難在理綜,數學倒還比較平穩,文科難在文綜,至于語文和英語,沒有大的變化。昨日,本報請來了泉州一中、泉州培元中學、泉州五中、泉州七中、泉州實驗中學和泉州外國語中學等學校10個學科備課組的名師就今年的高考試卷進行點評,分析各科試卷難點、解析題型變化。這不僅是讓今年的考生“再回首”,也希望通過分析今年高考命題趨勢的變化,為明年迎接高考的師生提供參考。
語文
穩中求新,名著閱讀命題巧妙
點評人:泉州城東中學高中語文教研組組長廖延杜
試卷分析
今年福建高考語文試卷,與《考試說明》和省質檢整體保持一致,難度與去年相比略有降低,試卷無偏題怪題,試卷選材除文學類閱讀依然選用當代散文外,其他的均與去年迥異:文言文人物傳記,古詩鑒賞元曲,實用類文本閱讀是通訊。體現了“平穩推進,穩中求新”的命題原則。試題的設計穩中有變。如古詩鑒賞第2題,考對比鑒賞,豐富了古詩的考查角度。試題的限定性更突出,如材料評述題,要求考生對“密網光誘圍捕”進行評述,看似開放,實則答題導向卻指向單一的立場,也就是應在持“批判”的立場上評述自己的觀點。
文學名著閱讀考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但命題切入較為巧妙,如《三國演義》由“陳宮”切入考查到“呂布”“曹操”。《紅樓夢》從“小斯”切入考查到“賈政”“寶玉”。《三國演義》一題兩問,《紅樓夢》一題三問,有較好的區分度。
經典閱讀,繼續采用《論語》《孟子》選段的比較閱讀,考點依然是“修養”,設題方式依舊是比較異同,難度適中。
語言文字運用在重視考查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非常扎實地考查了字的音、形以及詞、句的知識,導向良好,有助于促進中學語文基本功教學的全面落實。
從學生考完的反饋來看,普遍覺得古詩鑒賞的第一問較難答全,要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回答確實有一定難度,但從試題區分度的角度來講這才能落實鑒賞能力的考查。另外,學生也有反映,名著《紅樓夢》第二問“‘引得老爺喜歡’的有什么事?”不好答,但這也彰顯讀原著考原著的命題思想。相對而言,《三國演義》的難度似乎小了些。
給2015屆考生的建議
2014高考大幕已落,但對于2015年高考的考生,從中可以借鑒的卻不少,為此提幾點建議:
1.加強語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動筆訓練,要重視語用與閱讀的有效結合。
2.閱讀復習與訓練不應淺嘗輒止,應努力提高自身的閱讀品質與水準,要提高文本整體把握能力和語言具體分析能力。
3.文學名著和文化經典閱讀應避免教輔化、快餐化,應該切實回到原著。(海都記者 黃曉燕 李曉蓉 葉碧玉 莊奕燁)